正确答案: C
被继承人所在的单位
题目:不能享有继承权的主体是( )。
解析:C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偷税罪的主体包括( )。
纳税人
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
扣缴义务人
解析:解析:偷税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其中,纳税人包括按照法律规定有义务向国家纳税的个人和企事业单位;扣缴义务人包括根据法律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税务机关显然不可能成为偷税罪的主体。
[单选题]下列犯罪中,不可以由单位构成的是
公司、企业、其他单位人员受贿罪
[单选题]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的专门刑法典是
《大清新刑律》
[单选题]《大元通制》是元英宗时期制定的一部较为完备的法典。 ( )
正确
解析:解析:元英宗时,将世祖以来所立制度“著为令”,后来又命臣下将《风宪宏纲》斟酌损益,修成《大元通则》,颁行天下。
[多选题]以下关于留置权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留置权的产生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
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排除留置权的适用
留置权只担保合同债权
解析:解析:留置权是法定物权,其产生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但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排除留置权的适用。留置权只能担保合同债权;未经债务人同意,留置权人不得在留置物上再设立担保。因此,C是错误的,ABD都是正确答案。
[多选题]汉朝的法律形式包括( )。
比
科
解析:解析:考查要点是汉朝的法律形式。汉朝的法律形式主要包括律、令、科、比四种。其中,“律”是汉朝的基本法典,在各种法律形式中,最具有稳定性和经常性。“令”是皇帝发布的诏令。“科”是指单行法规。“比”又称为“决事比”,是指在律无正条规定时,比照最接近的律令条文,或者同类典型判例处断。因此,B项和C项是正确答案。A项(式)属于秦朝或者唐朝的法律形式,只不过“式”这种法律形式在秦朝和唐朝具有不同的内涵。D项(格)是隋唐时期的法律形式,汉朝没有这种法律形式。“格”这种法律形式最早起源于北魏,北魏“以格代科”,后经演变成为唐朝的法律形式。考生应当注意的是,纲主要提到了四个王朝的法律形式,即秦、汉、唐、宋四朝。秦朝的法律形式为律、令、式(专指封诊式)、廷行事和法律答问五种;汉朝的法律形式为律、令、科、比(决事比)四种;唐朝的法律形式为律、令、格、式四种;宋朝在唐朝律、令、格、式四种法律形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刑统、编敕、编例和条法式类四种法律形式,概括起来,宋朝的法律形式为八种,后四种为宋朝独创的法律形式。由于上述四朝的法律形式是常考知识点,因此考生务必牢记,切忌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