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抗原抗体不可逆的结合

题目:体外放射分析中,造成放射性标记物免疫活性损伤的主要因素没有

解析:造成免疫活性损伤的主要因素有:在蛋白质中引入碘原子代替氯原子时使分子结构发生变化而引起碘化损伤。标记在蛋白质分子的放射线使蛋白质成为碎片引起放射损伤。碘化反应时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引起的化学损伤。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标记蛋白质的聚合、脱碘等导致标记抗原质量下降。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放射性药物在机体内定位的机制正确的是
  • 以上都对

  • 解析:除此之外,还有特异性结合、微血管栓塞和拦截、排泄和清除、细胞吞噬和胞饮等。

  • [单选题]有关Alzheimer病的脑血流灌注显像描述错误的是
  • 不容易与多发性脑梗死痴呆(MID)相鉴别

  • 解析:Alzheimer病的"分水岭征"可以与多发性脑梗死痴呆(MID)相鉴别。

  • [单选题]如果γ照相机视野为正方形,而且视野将数字图像完整填充。粗略计算像素宽度的方法是
  • 视野的宽度除以数字图像矩阵的行数

  • 解析:像素代表γ照相机图像中的一小块面积,其大小由γ照相机的视野和图像矩阵大小确定。如果视野将矩阵完整填充,则像素的宽度等于视野的宽度除以矩阵的行数。

  • [单选题]对于核素显像,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
  • 核医学影像也可显示其解剖形态学变化,而且图像的解剖学分辨率极好

  • 解析:核医学影像也可显示其解剖形态学变化,但是图像的解剖学分辨率较差。

  • [单选题]在放射性核素肝胆动态显像诊断先天性胆道闭锁时,为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应使用的药物是
  • 苯巴比妥


  • [单选题]放疗后多长时间内,照射野骨放射性浓聚增加
  • 45天~3个月

  • 解析:对骨显像质量有延迟效应。在亚急性期,即放射治疗后45天~3个月,辐射引起的骨炎可致辐射野放射性增加;治疗后6个月或更长时间,出现放射性骨纤维化,辐射野放射性弥漫性减低。

  • [单选题]Alzheimer病(AD)与多发梗死性脑痴呆脑血流灌注显像的鉴别要点是
  • AD见颞、顶和枕叶等处皮质局限性rCBF和脑细胞功能低下,呈对称性;多发梗死性脑痴呆见大脑各叶皮质多个局部血流脑细胞功能低下区,多不对称


  • [多选题]理想的脑灌注显像剂应具备 ( )
  • 能穿透血脑屏障

    在脑中滞留足够的时间

    具有确定的脑区域分布


  •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分子影像成像的目标
  • 组织解剖形态

  • 解析:分子影像是指在活体状态下,应用影像学技术对细胞内的生物学过程进行定性和定量显示的影像。也就是说,无论采取何种成像技术,以及成像的目标是细胞表面受体、转运载体、代谢分子、细胞内的酶还是信使RNA等,只要是对发生在细胞内的生物学过程进行成像和量化的技术都可以称为分子影像。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护理学(正高) 超声医学技术(副高) 心电学技术(副高) 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3) 肿瘤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41) 消毒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5) 辽宁初级药士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临床医师定期考核 全科主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