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能动性
题目: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
解析:意识的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意识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不停地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在实践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种力量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正因为这种能动作用,才会出现“心不使焉……”的结果。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关于对“一国两制”的构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接纳了英国“主权与政治分开”的提议
给予特别行政区包括外交和国防在内的自治权
在人权问题上采取了更加灵活的策略
解析:一国两制的具体内容:第一,“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实行“两种制度”,大陆坚持社会主义,中国港、澳、台地区保持资本主义;第三,保证港、澳、台地区高度自治(除外交和国防外)和繁荣稳定;第四,长期不变。
[单选题]人类环境的中心事物是( )。
人类
解析:“人类环境”这个概念是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人类环境指的是以人类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天然的和人工改造过的各种自然因素的综合体。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