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破坏淋巴细胞膜

题目: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中,补体的作用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有暴露史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则可认为
  • 该病与暴露存在联系

  • 解析:队列研究(又译为定群研究、群组研究)就是研究病因的一种流行病学方法。研究对象是加入研究时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一群人,根据是否暴露于所研究的病因(或保护因子)或暴露程度而划分为不同组别,然后在一定期间内随访观察不同组别的该病(或多种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如果暴露组(或大剂量组)的率显著高于未暴露组(或小剂量组)的率,则可认为这种暴露与疾病存在联系,并在符合一些条件时有可能是因果联系。

  • [单选题]建立和实施血液运输的管理程序,确保血液在完整的冷链中运输。冷链的要求是
  • 使血液从采集直至发放到医院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所要求的温度范围内


  • [单选题]献血者资料的保密措施不包括
  • 任何人未经采血者书面同意不得泄露献血者的个人资料


  • [单选题]输血后产生的HLA-Ⅰ类细胞毒抗体不能产生下列哪种作用
  • 溶血性输血反应

  • 解析: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多是由天然抗体抗A、抗B引起的,而同种异型抗体多引起迟发型溶血性输血反应,自身抗体是导致患者红细胞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其对输入性红细胞破坏的程度与自身细胞类似。HLA-Ⅰ类抗原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种有核细胞表面,包括血小板和网织红细胞。异种输血产生的HLA-I不但是再次输血性发热反应与血小板无效输注的主要原因,而且如接受的移植物也是相同抗原时,可导致超急性或急性排斥反应。

  • [单选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多次献血者应经过身份确认,通过后再进行体检

  • 解析:初次及多次献血者均需进行身份确认,通过后再进行体检,防止冒名顶替、频采及其他献血条件的审核。多次献血者还需要进行历次献血检验结果的查询及献血间隔时间核查。

  • [单选题]对暴发流行的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进行描述的主要目的是
  • 收集有关信息,以便为形成传染源及传播方式的假说提出依据

  • 解析: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study)又称描述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利用已有的资料或对专门调查的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情况真实地描绘、叙述出来。描述性研究在揭示因果关系的探索过程中是最基础的步骤,可以说,对任何因果关系的确定,无不始于描述性研究。

  • [单选题]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当制定用血计划,遵循____原则,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 合理、科学


  • [单选题]冷沉淀三种制备方法中,第Ⅷ因子收获率的排序为
  • Pool法<快速融化离心法≤虹吸法

  • 解析:三种制备方法中第Ⅷ因子的收获率,如从200~230ml血浆中制备冷沉淀时,第Ⅷ因子收获率:Pool法为70IU∕袋,虹吸法为100~120IU∕袋,快速融化离心法为≥100IU∕袋。

  • 推荐下载科目: 麻醉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正高) 超声医学技术(正高) 输血技术(正高) 耳鼻咽喉科学(副高) 呼吸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5) 妇产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0)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8) DSA技师 执业兽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