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三管均红色,上清液均淡红色或黄色

题目: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集的3管脑脊液为

解析: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集到的脑脊液3管均为红色,离心后3管上清液为淡红色或黄色。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霍乱红试验不正确的说法是
  • 为霍乱弧菌鉴定的特有试验

  • 解析:霍乱弧菌呈阳性反应,但本试验并非霍乱弧菌所特有。凡能产生吲哚并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的细菌,均可呈现阳性反应。

  • [单选题]蛋白质在水溶液中具有两性电离特性,当缓冲液pH小于蛋白质等电点(PI)时蛋白质
  • 向阴极端移动


  • [单选题]关于量值"溯源性"的确认,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测量范围内各点的溯源性

  • 解析:临床检验量值溯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测量范围内各点的溯源性需经过确认,而不是"单点"的或平均值的。确认方法是用常规测量程序与参考测量程序同时,以足够数量的、有代表性的、分别取自不同个体的实际新鲜样本,对每份样本重复测量后,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二者所得结果的接近程度是否可以接受。

  • [单选题]有关ISI的叙述,错误的是
  • ISI值越高说明该试剂越敏感

  • 解析:ISI是用多份不同凝血因子水平的血浆与国际参考制品做严格的校准,通过回归分析求得回归斜率而得到的,代表凝血活酶试剂对凝血因子缺乏的敏感性,ISI值越低则敏感性越高。

  • [单选题]尿道受刺激时,可大量出现
  • 黏液丝

  • 解析:尿道受刺激上皮细胞分泌增加,尿内可见较多的黏液丝。

  • [多选题]下列哪些情况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可被诊断为进入急变期 ( )
  • 原始细胞(Ⅰ型+Ⅱ型)或原淋+幼淋,或原单+幼单在外周血或骨髓中≥20%

    骨髓中原始粒+早幼粒细胞>50%

    有髓外原始细胞浸润

  • 解析:慢粒急变时原始细胞增加,加速期超过10%,急变期可到20%以上,血小板进行性减少,有髓外原始细胞浸润,Ph染色体是慢粒的特征性标记物,可伴随慢粒整个过程。慢粒会出现外周血嗜碱粒>20%,急变期减少。

  • [单选题]关于直接荧光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一种标记物可对多种抗原进行检测

  • 解析:直接荧光法是用荧光素标记的特异性抗体直接与相应抗原反应,洗涤之后观察特异性荧光,以检测未知抗原,间接法比直接法敏感度高5-10倍,故答案为D。

  • [单选题]下列电泳属于稳态电泳的是
  • 等点聚焦电泳

  • 解析:考查电泳技术分类。稳态电泳又称置换电泳。其特点是分子颗粒的电泳迁移在一定时间后达到稳态,如等点聚焦和等速电泳。

  • [单选题]下列抗原抗体结合的分子间作用力最强的是
  • 疏水作用力

  • 解析:①静电引力:又称库伦引力,是因抗原、抗体带有相反电荷的氨基与羧基基团间相互吸引的能力,这种吸引力的大小和两个电荷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两个电荷距离越近,静电引力越大。②范德华引力:这是原子与原子、分子与分子相互接近时分子极化作用发生的一种吸引力,是抗原、抗体两个大分子外层轨道上电子相互作用时,两者电子云中的偶极摆动而产生的引力。这种引力的能量小于静电引力。③氢键结合力:是供氢体上的氢原子与受氢体上氢原子间的引力。其结合力较强于范德华引力。④疏水作用力:水溶液中两个疏水基团相互接触,由于对水分子的排斥而趋向聚集的力。当抗原表位和抗体超变区靠近时,相互间正负极性消失,周围亲水层也立即失去,从而排斥两者间的水分子,使抗原抗体进一步吸引和结合。疏水作用力是这些结合力中最强的,因而对维系抗原抗体结合作用最大。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肾内科(正高) 儿童保健(正高) 理化检验技术(正高) 中医眼科学(副高) 理化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3) 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药学类)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代码:207) 住院医师规培(内科) DSA技师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