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CD
抢夺罪 盗窃罪 故意伤害罪
题目:甲潜入乙家中行窃,被发现后携所窃赃物潜逃(价值1boo余元),乙紧追不舍,甲见一商店旁有辆未熄火摩托车,车主丙正在车旁抽烟,甲便骑上摩托车继续逃跑。次日,丙发现自己的车和甲,欲将甲扭送公安局,甲将丙打成轻伤,甲的行为构成了( )。
解析:解析:犯盗窃、诈骗、抢夺罪的,只有当场使用暴力,才转化为抢劫罪。丙在次日发现甲并在欲将其扭送公安局的过程中被甲打伤,不符合转化的抢劫罪的规定,甲不构成抢劫罪,甲将丙打伤的行为构成了故意伤害罪。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下列关于法理学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 ( )。
法理学与部门法学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法理学为部门法学的研究提供了立场、观点和方法
解析:解析:法理学是关于法律现象的一般的理论,是法学研究的基础理论和法学论。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所有法律现象中的一般特点、法律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性。其具体内容包括法哲学的基本问题、有关法律运作机制的基本理论问题和法与其他社会现象关系的问题。
[多选题]唐代民间对以土地、房屋不动产为抵押的债权担保方式称为( )。
指当
指质
解析:AB
[多选题]以下属于大陆法系典型代表的有( )。
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
1896年的《德国民法典》
解析:解析:罗马法经历了复兴、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最后于19世纪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法系即大陆法系,它的典型代表有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和1896年的《德国民法典》等。
[单选题]张某(25岁)教唆杨某(9岁)实施侵权行为,则( )。
张某承担赔偿责任
解析:解析:本题中张某为完全行为能力人,而杨某为无行为能力人,依据《民法通则意见》第148条第2款的规定,教唆、帮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人,为侵权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故本题中张某教唆杨某实施侵权行为,应由张某一人承担民事责任,杨某及其监护人不承担责任。
[单选题]既属于用益物权,又属于从物权的是( )。
地役权
解析:解析:所有权和除了地役权之外的用益物权为主物权;担保物权和地役权为从物权。
[单选题]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不能构成盗窃罪。这是犯罪哪一个特征的体现?( )
刑事违法性
解析:解析:刑事违法性是主客观的统一,即只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在罪过心理支配下实施的侵犯合法权益的行为,才能具有刑事违法性。如果一个行为没有违反刑法的规定,不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即使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也不构成犯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不能构成盗窃罪,是因为其不符合盗窃罪的主体要件,故B为正确选项。
[单选题]通过法律制裁而形成的法律关系是( )。
保护性法律关系
解析:解析:通过法律制裁而形成的法律关系是保护性法律关系。
[单选题]对于假想防卫,应当( )。
视主观上有无过失作出无罪或者有罪的处理
解析:解析:对于假想防卫,应视行为在主观上有无过失而予以不同的处理。
[单选题]合同债权人可以代位行使的债务人对第三人享有的债权是( )。
货款
解析:解析:根据我国《合同法》及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合同债权人不得代位行使下述债权:基于扶养关系、抚养关系、赡养关系、继承关系产生的给付请求权和劳动报酬、退休金、养老金、抚恤金、安置费、人寿保险、人身伤害赔偿请求权等权利。因此,ACD是错误的,只有B是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