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E

鸟氨酸-α-酮戊二酸 精氨酸 L-鸟氨酸-L-门冬氨酸 苯甲酸钠 谷氨酸

题目:可促进体内氨的代谢的药物有

解析:)降低血氨:①对轻型慢性肝性脑病可用谷氨酸钠(每支5.75g/20ml,含钠34mmol)3支加谷氨酸钾(每支6.3g/20ml,含钾34mmol)1支于5%~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1~2/d。苯甲酸鈉有腹水或脑水肿者宜少用,对血钾偏高、肾功能不良、少尿或无尿者,宜慎用或忌用钾盐。②精氨酸15~20g/d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肾功能衰竭时不用。③γ-氨酪酸,鸟氨酸适用于抽搐、躁动等昏迷前患者,已昏迷者不用。一般用2~4g加入5%~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滴速不宜过快,并应观察患者血压、呼吸,若有胸闷、气促、头昏、恶心等症状时,立即停用,慎防呼吸抑制。全选。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与水湿痰饮形成关系密切的因素是( )
  • 肺脾肾功能障碍


  • [多选题]符合慢性活动性肝炎的描述是 ( )
  • 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

    肝细胞碎片状坏死

    肝细胞桥接坏死

  • 解析:1.病程长,超过一年,可持续几年至几十年不愈。故A错误。2.汇管区炎症及其界面肝炎是慢性乙型肝炎病变活动及进展的特征性病变。小叶内肝细胞变性、坏死,包括融合性坏死和桥形坏死等,随病变加重而日趋显着。肝细胞炎症坏死、汇管区及界面肝炎可导致肝内胶原过度沉积,肝纤维化及纤维间隔形成。

  • [多选题]关于胃癌转移途径哪些是正确的( )
  • 淋巴结转移

    直接蔓延

    血行转移

    种植转移

  • 解析:胃癌转移的途径方式有:1、直接浸润蔓延:胃癌可直接侵犯邻近器官或组织淋巴道转移。胃癌向胃壁浸润时可侵入血管、淋巴管,形成癌栓。癌组织还可侵入自然腔道,如食道下端、十二指肠亦可直接蔓延波及网膜、横结肠、胰腺及肝脏等。2、血行播散:多发生于胃癌晚期,最常见的受累器官为肝脏,其次为肺。癌细胞一旦进入大循环,能在骨、脑、肾上腺、肾、脾、甲状腺及皮肤等形成转移灶。胃癌肝转移多数经门脉血行转移,在肝内形成多个结节性转移灶,有时肝转移为胃癌的首发证候,且肝内病灶的治疗一般效果较差。3、淋巴转移:一般按淋巴引流顺序,由近及远,由浅入深,也可出现跳跃或转移,即近处淋巴结尚未出现转移时,远处淋巴结已发生转移,如胃的淋巴来源与左锁骨上淋巴结相连接,癌细胞可经胸导管逆行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特称为Vischow淋巴结,预示胃癌已远处转移。4、腹腔种植:胃癌侵及浆膜后可脱落至腹腔引起种植。见于腹腔、肠系膜、肠壁和盆腔,均属于疾病的晚期。临床上癌性腹膜炎、大量的血性腹水、肠腔压迫梗阻。女性可移植于卵巢形成卵巢瘤。故E错。

  • [单选题]寸口脉,右手关所候脏腑是( )
  • 脾胃


  • [多选题]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有( )
  • 主运化

    主升

    主统血


  • [单选题]具有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联系作用的是( )
  • 经别


  • [多选题]诱发中毒性巨结肠的因素包括
  • 钡剂灌肠

    抗胆碱能药物

    阿片类制剂

  • 解析:常因低钾、钡剂灌肠、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阿片类制剂而诱发。临床表现为病情急剧恶化,毒血症明显,有脱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出现鼓肠、腹部压痛,肠鸣音消失。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眼科(正高)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副高) 中医护理(副高) 肾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7) 放射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4) 病案信息技术(士)(代码:111) 输血技术(师)(代码:214)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师(代码:215) 医学检验专业知识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