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E

全世界均多见 男性发病多于女性 在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见 绝大多数病例病变位于胃和十二指肠 胃溃疡的发病高峰比十二指肠溃疡约迟10年

题目:关于消化性溃疡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 )

解析:消化性溃疡是全球性多发病,可发生于不同年龄,但DU多见于青壮年,GU多见于中老年,前者发病高峰一般比后者早10-20年,DU和GU均好发于男性,DU比GU多见。故选:ABCD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室检查可见下列哪项升高
  • 白细胞计数

    血清脂肪酶

    血淀粉酶

    C-反应蛋白

  • 解析:(1) 血白细胞计数:急性胰腺炎病人早期就有白细胞计数增高。一般在(10-20) x l〇9/L,重症者超过20xl09/L;.C-反应蛋白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2) 淀粉酶测定:血清淀粉酶在起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 3-5日。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可诊断本病。尿淀粉酶升高比血淀粉酶升高稍晚,发病后12-24小时开始增高,但下降较慢,持续1-2周。检测血淀粉酶准确性高,影响因素 少,建议以血淀粉酶为主,尿淀粉酶仅作参考。其他一些疾病(如胆石症、胆囊炎、消化性溃 疡穿孔、急性腹膜炎、肠梗阻等)均可有淀粉酶轻度升高,但一般不超过正常值2倍。此外, 淀粉酶的高低不一定反映病情的轻重,病人是否开放饮食或病情程度的判断,不能单纯依 赖于淀粉酶是否降至正常,应综合判断。胰源性胸腔积液、腹水中淀粉酶明显升高。(3) 血清脂肪酶:血清脂肪酶常在病后24-72小时开始上升,持续7 ~ 10日,超过正常 3倍有诊断意义,对发病后就诊较晚的病人有诊断价值,但不能用于早期诊断。

  • [多选题]下列哪些情况下可运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 重型

    激素依赖性

    激素无效型

  • 解析:1.对少数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或对糖皮质激素产生依赖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药。免疫调节药巯嘌呤(6-巯基嘌呤)和硫唑嘌呤均可选择性地作用于T淋巴细胞,但发挥作用缓慢,通常在用药3~6个月后出现疗效,但副作用较大。2.对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较好,多用于皮质激素治疗失败者,初始剂量为2~4mg/(kg·d),静脉持续滴注,或8mg/(kg·d)口服。 ABD符合。 

  • [多选题]近年来涌现的新一代的内镜诊断技术包括
  • 窄带成像技术

    散射分光镜技术

    内镜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

    荧光内镜

    共聚焦激光内镜

  • 解析:染色内镜又称色素内镜,它应用染料对胃肠道黏膜进行染色,使病变与周围正常黏膜对比增强,可以发现肉眼观察难以发现的病变,有助于病变的发现、诊断及指导活检。电子染色技术有代表性的是窄带滤波成像技术,即NBI。共聚焦内镜是一种将微型共聚焦显微镜整合于传统内镜前端的新技术。故全选。

  • [多选题]便血伴腹部包块者见于
  • 肠道恶性淋巴瘤

    结肠癌

    肠结核

    肠套叠

    Crohn病

  • 解析:便血伴随腹部肿块者,应考虑肠道恶性淋巴瘤、结肠癌、肠结核、肠套叠及炎症性肠病等。如Crohn病。

  • [单选题]《血证论》指出,为水之上源的是( )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妇产科(正高) 放射医学技术(正高) 结核病学(副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39) 外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0) 病理学技术(师)(代码:208) 病案信息技术(师)(代码:213) 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公共基础知识 官方兽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