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CD

睡眠时血液重新分配 迷走神经张力增加 睡眠时横膈高位肺活量减少

题目:心源性哮喘发生机制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机制最常见的是
  • 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 解析: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机制最常见的是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 [多选题]急性心肌梗死需要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的适应证
  • 完全性AVB

    交替出现的RBBB+ LAFB或LPFB

    症状性心动过缓

    LBBB或RBBB伴P-R间期延长

    二度Ⅱ型AVB


  • [单选题]左心功能不全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
  • 劳力性呼吸困难


  • [单选题]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
  • 支气管哮喘


  • [多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由于在整个心动周期主动脉压总是高于肺动脉压,所以通过未闭动脉导管持续有血流从主动脉进入肺动脉,即左向右分流,使肺循环血流量增多,肺动脉及其分支扩张,回流至右心系统的血流量也相应增加,致使右心负荷加重,右心肥大

    艾森曼格综合征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称为先天性心脏病,而是一组先天性心脏病的并发症

  • 解析:选项B: 肺循环血流量增多,肺动脉及其分支扩张,回流至左心系统的血流量也相应增加,致使左心负荷加重,左心肥大,故B错。选项C:艾森曼格综合征是一组先天性心脏病发展的后果。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心脏病,可由原来的左向右分流,由于进行性肺动脉高压发展至器质性肺动脉阻塞性病变,出现右向左分流,皮肤粘膜从无青紫发展至有青紫时,即称为艾森曼格综合征,从定义可以看出艾森曼格综合征是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的最终结果,而不是一组先天性心脏病的并发症,故选C。综上,选BC。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外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正高) 普通外科学(副高) 急救护理(副高) 妇产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0) 护理学主管护师(代码:368) 内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69)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MRI技师 内科主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