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短缩外旋

题目:女,60岁。路滑不慎跌倒,右臀部着地,扶起不能行走,右髋部明显压痛,经X线摄片诊断为右股骨颈骨折,其右下肢畸形的位置应是

解析:此题是考查考生有关髋关节骨折及脱位方面的知识,错误选项迷惑性较强,与正确答案的选择百分比比较接近,股骨颈骨折的典型畸形是患肢短缩外旋畸形,髋关节后脱位的典型畸形是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畸形。髋关节前脱位的典型畸形是患肢外展、外旋和屈曲畸形。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多见于老年人的是
  • 腹股沟直疝

  • 解析:腹股沟直疝多见于老年体弱者。由于腹肌薄弱,疝内容物由直疝三角突出,故选择B。

  • [单选题]有一位女教师,下肢静脉曲张,术中可见静脉腔有多个褐色物,堵塞管腔,该褐色物最可能的病变是
  • 静脉石

  • 解析:静脉石:长久的血栓未能软化又未能机化,可发生在静脉内有大量钙盐沉积的血栓称为静脉石。

  • [单选题]患者右手掌被一薄而窄的铁器插入至第三掌骨,造成中指屈指肌腱及桡侧固有神经损伤,该患者应为
  • 刺伤

  • 解析:刺伤是指用锋利的东西刺或戳而受伤。刺伤多为锐性尖物所引起,这类伤易伤及深部组织和脏器,容易发生感染,特别是厌氧菌的感染。提干中提到.患者右手掌被一薄而窄的铁器插入至第三掌,符合刺伤的特点,故选B。

  • [单选题](2013)在底物足量时,生理条件下决定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是
  • 酶含量

  • 解析:在其他条件适宜、酶量一定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但当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受酶数量和酶活性限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

  • [单选题]女,38岁。头部受伤昏迷约50分钟。头颅CT示左额叶脑挫裂伤。最不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是
  • 同向偏盲

  • 解析:综合分析题。视束或外侧膝状体以后通路的损害,可产生一侧鼻侧与另一侧颞侧视野缺损,称为同向偏盲,损伤位于枕叶,也可能是顶叶及颞叶的损伤。左额叶脑挫裂伤临床通常表现为头昏、痛,重者意识障碍,昏迷。恶心、呕吐,大小便失禁。对侧肢体肌力或感觉下降,双侧瞳孔大小改变。因额叶功能区不同,不会出现同向偏盲,故选B。

  • [单选题]高位截瘫病人排尿障碍表现为
  • 尿失禁

  • 解析:高位截瘫,是指横贯性病变发生在脊髓较高水平位上。医学上一般将第二胸椎以上的脊髓横贯性病变引起的截瘫称为高位截瘫。即为脊髓休克,主要表现为横断面以下的脊髓所支配的躯体与内脏反射均减退以至消失,如骨骼肌紧张降低,甚至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发汗反射消失,粪、尿潴留。人类因外伤等原因引起脊髓休克时,需数周以至数月反射才能恢复,恢复后,会发生尿失禁和发汗增加等现象。因此排尿障碍表现为先是尿潴留和之后的尿失禁,主要表现为后者。选A。

  • [单选题]胚胎第4周时造血器官是
  • 中胚叶

  • 解析:胚胎第3周开始出现卵黄囊造血,之后在中胚叶组织中出现广泛的原始造血成分,第6周后,中胚叶造血开始减退。6~8周肝开始造血,并成为胎儿中期的主要造血部位,至胎儿期6个月后,肝造血逐渐减退。脾从胚胎8周开始造血,5个月后减退。骨髓造血在胚胎6个月后开始,生后2~5周骨髓是主要的造血场所。胚胎第6~7周出现胸腺,但其造血功能短暂。

  • [单选题]新生儿乳腺肿大多于何时消退
  • 2~3周后

  • 解析:无论男婴或女婴,在生后几天内都可能出现乳房肿大和泌乳,特别是生后5~7天更加明显,像蚕豆或核桃大小,乳头周围乳晕区发黑,还可发现乳头流出乳白色或淡黄色液体。一般2~3周可自行消失。故选E。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神经外科(正高) 精神病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正高) 疼痛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副高) 烧伤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3) 妇产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1) 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核 住院医师规培(放射肿瘤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眼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