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病毒性肠炎
题目:
男婴,9个月。呕吐、腹泻伴体温升高(38℃)1天,腹泻12次/天,水样便,1天前误饮不洁水。查体:皮肤弹性差,精神萎靡,眼眶及前囟凹陷,体重下降6%,中毒症状明显。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稍增加,淋巴细胞明显增多;大便镜检无特殊发现。
解析:细菌性痢疾的典型表现为脓血便、里急后重,故不选A;肠伤寒多见于5岁以上儿童,腹痛明显,故不选B;肠结核起病缓慢,病程长,伴有结核中毒症状,故不选C;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下婴儿,除大便次数增多以外,一般没有其他症状,故不选E;病毒性肠炎多见于6个月~2岁小儿,为轮状病毒感染,典型大便性状为黄色蛋花汤样便或水样便,大便次数日10余次,先吐后泻,伴发热,故选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无并发症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首选的降压药物是
钙通道阻滞剂
解析: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可首选长效钙拮抗剂或利尿剂,必要时可联合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单选题]肺硅沉着症的病变特点是
硅结节形成
解析:肺硅沉着症(silicosis)简称硅肺(亦曾称矽肺),是因长期吸入含大量游离二氧化硅(SiO2)粉尘微粒而引起的以硅结节形成和肺广泛纤维化为病变特征的尘肺。
[单选题]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常发生于小儿的
长管骨干骺端
解析: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多见于儿童长骨干骺端。病原菌最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由原发灶(疖、痈、扁桃体炎等)入血至骨,长骨干骺端处终末动脉及毛细血管弯曲成血管襻,血流丰富而缓慢,细菌易于停滞此处而发病。
[单选题]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
果酱样脓血便
解析: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便血、腹痛发生后即可有腹泻。粪便初为糊状而带粪质,其后渐为黄水样,继之呈白水状或呈赤豆汤和果酱样,甚至可呈鲜血状或暗红色血块,粪便少而且恶臭。无里急后重。出血量多少不定,轻者可仅有腹泻,或仅为粪便隐血阳性而无便血
[单选题]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不可能出现的症状为
失写
解析:失写病灶位于优势半球额叶运动前区或顶颞叶交界区角回,属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故本题选A。
[单选题]在格林模式中,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可分为
倾向因素、强化因素和促成因素
解析:在格林模式中行为和生活方式受3类因素的影响: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倾向因素,指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愿望,或诱发某行为的因素,包括知识、信念、态度和价值观。促成因素,指使行为动机和意愿得以实现的因素,即实现或形成某行为所必需的技能、资源和社会条件,包括保健设施、医务人员、诊所、医疗费用、交通工具、个人保健技术及相应的政策法规等。强化因素,指激励行为维持、发展或减弱的因素,主要来自社会的支持、同伴的影响和领导、亲属以及保健人员的劝告等。故选A。
[单选题]属于阻断激素合成的药物是
丙硫氧嘧啶
解析:丙基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PTU)是硫脲类抗甲状腺药,是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属于阻断激素合成的药物。
[单选题]小儿乳牙最多有
20枚
解析: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尚未出牙为异常,最晚2.5岁出齐,2岁以内乳牙的数目为月龄减4~6,总共有20枚乳牙。6岁以后开始萌出恒牙,7~8岁时乳牙按萌出顺序开始脱落代之以恒牙。所以本题选C。
[单选题]关于早期胃癌的描述正确的是
病灶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
解析:此题是记忆题,要求考生掌握胃壁的解剖及胃癌病理解剖知识。解剖学上将胃壁由内向外分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早期胃癌是指病灶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