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以上都包括

题目:维生素是下列哪一类物质

解析:参考答案: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某患者自述:疲乏、食欲下降、肌肉酸痛且以腓肠肌明显;体检发现,该患者膝反射减弱,肌肉压痛,并有垂足、垂腕体征。询问其膳食史,该患主食以精白、米面为主,食物结构中动物性食物和豆类食物很少。其可能是
  • 硫胺素缺乏

  • 解析:参考答案:C

  • [多选题]某海员,24岁,出现牙龈出血、肿胀、关节肌肉短暂性疼痛,疑为维生素C缺乏,需进行维生素C营养状况评价。为进一步确诊,采用的方法应除外A、血浆维生素C浓度
  • 血清碱性磷酸酶

    600mg

  • 解析: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E


    问题 2 答案:D


  • [多选题](122—123题共用备选答案)
  • 增强迷走神经活性,降低交感神经张力

    房室结传导性减慢一


  • [单选题]影剧院空气细菌总数限值(撞击法)是
  • ≤1 500cfu/m3

  • 解析:《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规定,影剧院空气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500cfu/m3(撞击法);酒吧、咖啡厅空气细菌总数不超过2500cfu/m3。

  • [单选题]衡量某因素与某疾病的关联强度的最好指标是
  • 相对危险度

  • 解析:(答案:D)相对危险度是指在某因素存在的情况下某种疾病发生的危险性是该因素不存在时发生这种疾病的倍数,即暴露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相对危险度的取值范围是0到无限大的正数。数值为1时,表示暴露与疾病无关联;数值大于1时,说明疾病的危险度增加,叫做“正”关联;数值小于工时,说明疾病的危险度减小,叫做“负”关联。数值大小直接反映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当相对危险度越大时,联系的强度也越大,因素与疾病成为因果关联的可能性越大。总人群中疾病的发生率和暴露者中疾病的发生率仅说明相应人群中新病例发生的频率,而不能反映某因素与某疾病的关联强度。特异危险度,或叫归因危险度、率差,是暴露组与对照组发病危险的差值,反映发病危险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它与相对危险度密切相关,但它们的意义却不同,相对危险度说明暴露对于个体比未暴露情况下增加相应疾病的危险的倍数;特异危险度则是对于人群来讲,暴露比未暴露情况下增加超额疾病的数量,如果暴露因素消除,就可以减少这个数量的疾病发生。病因分值又叫归因危险度百分比,是指暴露人群中的发病归因于暴露的成分占全部发病的百分比。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病理学(正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正高) 老年医学(正高) 小儿内科学(副高) 卫生毒理(副高) 普通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7) 病理学主治医师(代码:351)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内科) 中医医师定期考核 临床营养(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