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需求分析
题目:在结构化方法中,用数据流程图(DFD. 作为描述工具的软件开发阶段是( )。
解析:B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0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复合的赋值表达式。本题中,程序先执行语句 x=1.2;,根据赋值运算的类型转换规则,先将double型的常量1.2转换为int型,即取整为1,然后将1赋值给变量x。接下来执行语句y=(x+3.8)/5.0;根据运算符的优先级,先计算小括号内,再计算除法,最后执行赋值运算。小括号内的运算过程:先将整型变量x的值1转换为double型1.0,然后与3.8进行加法运算,得到中间结果4.8。接着进行除法运算4.8/5.0,其结果小于1.0,这里没有必要计算出精确值,因为接着进行赋值运算,赋值号左边变量y的类型为整型,于是对这个小于1.0的中间结果进行取整,结果为0,于是变量y的值为0,d*y的值也为0。
[单选题]对于catch语句的排列,下列说法中______是正确的。
父类在先,子类在后
[单选题]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ring.h> void f(char p[][10],int n)/* 字符串从小到大排序 */ { char t[10]; int i,j; for(i=0;in-1;i++) for(j=i+1;jn;j++) if(strcmp(p[i],p[j])>0) { strcpy(t,p[i]); strcpy(p[i],p[j]); strcpy(p[j],t); } } main() {char p[5][10]={"abc","aabdog","abbd","dcdbe","cd"}; f(p,5); printf("%d\n",strlen(p[0]));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
6
解析:解析:题目中已告知函数f()的作用是将字符串从小到大排序,因此主函数中调用完f(p,5);后,二维数组p中的内容为("aabdfg","abbd","abc","cd","dcdbc"}。输出的结果是strlen(p[0]),即p中第1个字符串的长度,所以结果是6。故本题应该选择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