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对第一个指标的评价属于相对比较,对第二个指标的评价属于相差比较
题目:2006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28310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4.3%;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4.1%,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 )。
解析:解析:相对比较采用相除的方式,用以说明相对增长(或下降)的程度,相对比较一般适用于总量指标、平均指标;相差比较采用相减的方式,用以说明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之间的绝对差额,相差比较适用于一切指标,特别是速度指标、以及表现各种关系的结构指标、比例指标等。第一个指标的评价采用相除的方式,故属于相对比较;第二个指标的评价采用相减的方式,故属于相差比较。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根据此调查数据做回归方程中,其中的截距是( )。
3600
[单选题]以下选项中,( )一般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资本存量的增加
[多选题]因素分析的作用主要有( )。
解释在总变动中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解释在总变动中由于各因素变动影响的绝对量
可以计算在总变动中各因素变动所占的份额,即贡献率
[单选题]2000年,住户部门的初次分配总收入应为( )。
28067+(53242+3128)-(26195+1374+40)=56828
[单选题]Q为销售量,P为价格,当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时,按一般原则计算的销售量总指数是( )。
112.5% B.116.7%
[单选题]当价格为3元时,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为700;当价格为2元时,该商品的供给量为300。则供给函数可写作 ( )。
Qs=-500+400P
[多选题]因素分析法的基本程序包括( )
分析某综合性经济指标的影响因素,用数学表达式表示该经济指标与其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将各项因素的基数代人确定的数学表达式,计算出该综合性经济指标的基数
按数学表达式中排定的各因素的先后顺摩,依次将各因素的基数替换为实际数
并将每次替换后计算的结果与前一次替换后计算的结果相减,顺序计算出每 项因素的影响程度,有几个因素就替换几次
将各项因素的影响程度的代数和与指标变动的差异总额核对相符
[多选题]当消费不振时,能有效刺激消费的财政政策措施有( )。
增加对低收入者的补贴
扩大发放消费券
降低个人所得税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单选题]使用网络邻居,可以通过( )来保护共享资源安全,决定共享资源给谁用、用到什么程度。
口令
解析:解析:网络邻居是局域网中最常见的网络资源共享方式,可以用口令来保护这些共享资源,通过口令的发放,决定这些资源可以给谁用,用到什么程度(不可使用、只读、可以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