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本票的基本当事人只有出票人和收款人
题目:下列关于本票的表述哪个是正确的
解析:
根据票据法的相关规定,本题答案B。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若某年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共有2945位正式代表,在会议期间有如下事项:①会议第一天,解放军代表团、吉林代表团两个代表团提出对于我国副主席陈某的罢免案;②会议第三天,江西代表团提出对国务院教育部的质询案;③会议第四天,319名代表提出对于国务院秘书长尚某的罢免案;④会议第六天,25名代表提出对于国务院发展改革委员会的质询案。对于上述事项,下列选项之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对于③,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提请大会审议
解析:正确答案C 对于③,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提请大会审议
[多选题]下列哪些事项可以进行公证?( )。
财产分割
婚姻状况
毕业证
遗嘱
解析:「考点」公证对象「解析」公证的客体即公证对象,包括民事法律行为(如合同、继承、委托、声明、赠与、遗嘱、财产分割、招标投标、拍卖),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如婚姻状况、亲属关系、收养关系、出生、生存、死亡)以及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如毕业证、学位证、结婚证、公司章程)
[多选题]第 33 题 甲和乙共谋盗窃,甲在外面望风,乙进入居民家中行窃。乙在盗窃过程中发现该居民家中有一个四五岁的孩子看到他后惊恐地跑到另一个房间关上了门。乙盗窃得手后,想到孩子看到了自己的容貌,就撞开屋门将孩子杀害灭口。出来后,乙对甲说杀了人,甲表示非常吃惊。二人在逃跑途中被民警抓获。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抢劫罪
甲乙共同构成抢劫罪
甲、乙共同构成盗窃罪和故意杀人罪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包括共同犯罪、盗窃罪、抢劫罪、故意杀人罪等。甲乙共谋盗窃,共同构成盗窃罪。乙在盗窃行为完成后起意杀人灭口,不构成转化型抢劫而应另定故意杀人罪,且故意杀人行为属实行过限行为,由乙单独承担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
[单选题]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甲与乙都对丙有仇,甲见乙向丙的食物中投放了5毫克毒物,且知道5毫克毒物不能致丙死亡,遂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又添加了5毫克毒物,丙吃下食物后死亡。甲投放的5毫克毒物本身不足以致丙死亡,故甲的投毒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