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参与过敏反应

题目:嗜碱性粒细胞最突出的作用是

解析:嗜碱性粒细胞颗粒内含有组胺、肝素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等,最突出的作用是参与过敏反应。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红细胞大小不一最常见于( )
  • 巨幼细胞性贫血


  • [单选题]早期造血因子
  • IL-3

  • 解析:IL-3最主要的生物效应是在细胞发育的早期作用于造血细胞,刺激其生长和分化。血小板生成素可能产生于巨核细胞和肝,是作用于巨核细胞的特异性因子,能促进巨核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促进血小板的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主要作用是与其他因子协同抑制造血。干扰素β主要由成纤维细胞产生,在造血调控中的作用同肿瘤坏死因子。

  • [单选题]弯曲菌属中引起腹泻的是常见病原菌有
  • 空肠弯曲菌

  • 解析:弯曲菌属中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是空肠弯曲菌和胎儿弯曲菌,其中,空肠弯曲菌是人类腹泻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

  • [单选题]关于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球蛋白较容易被滤过

  • 解析:当机体的循环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屏障作用,血液中的细胞成分及大部分血浆蛋白无法通过,而其余成分几乎全部被滤入肾小囊腔内,形成肾小球滤过液,称为原尿。滤过膜的通透性主要取决于被滤过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及其所带的电荷物质。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只允许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万的小分子物质自由滤过,1.5万~7万的物质可部分通过,而相对分子质量大于7万的物质(如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几乎不能通过;带正电荷的物质较易被滤过,而带负电荷的物质则较难通过滤过膜。因此本题的答案是D。

  • [单选题]出现中毒颗粒时发生毒性变化的细胞是
  • 中性粒细胞

  • 解析: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可见大小不均、中毒颗粒(比正常中性颗粒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染色较深,呈黑色或紫黑色)、胞质空泡、Dǒhle小体、退行性变等。因此本题最佳选项是A。

  • [单选题]FAB分型中,AML-M1骨髓中原始细胞应占非红系细胞的
  • ≥90%

  • 解析:FAB分型中,AML-M1骨髓中Ⅰ型加Ⅱ型原始粒细胞≥90%。

  • [单选题]疟原虫检验留取标本的最佳时间为( )
  • 寒战时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疾病控制(正高) 儿科护理(正高) 放射医学技术(正高) 小儿外科学(副高) 中医内科学(副高) 病案信息技术(副高) 心血管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4) 中医耳鼻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7)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