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氯化钠

题目:血液保存液主要成分不包括

解析:血液保存液主要成分(1)枸橼酸盐:是所有抗凝保存液中的基本抗凝物质。最常用的是枸橼酸三钠,除抗凝作用外,它还能阻止溶血的发生。(2)枸橼酸:避免保存液中的葡萄糖在消毒中焦化。(3)葡萄糖:是红细胞代谢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可延长红细胞保存时间,且防止溶血;并减慢细胞中有机磷的消失,防止红细胞储存损伤。(4)腺嘌呤:可促进红细胞ATP合成,延长红细胞的保存期(达35天),并增强红细胞放氧功能。(5)磷酸盐:提高保存液pH,延长红细胞的保存期。ACD液pH较低,对保存红细胞不利,只能保存21天,且放氧能力迅速下降。CPD保存液中加入腺嘌呤与磷酸,从而延长红细胞的生存期.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PLT、MPV均增高,可见于
  • 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

  • 解析:PLT、MPV均增高,可见于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其他几个选项骨髓有抑制,PLT、MPV不高。

  • [单选题]免疫荧光法检测ANA有多种核型,不正确的是
  • 原生质型

  • 解析:原生质型不是核型。

  • [单选题]根据霍乱弧菌鞭毛的数量和位置,它属于
  • 单毛菌

  • 解析:霍乱弧菌革兰染色阴性,菌体一端有单鞭毛。将米泔水样便或培养物做悬滴法在镜下观察,细菌运动活泼,呈穿梭样或流星状。

  • [单选题]下列不会影响标记的因素是
  • 湿度

  • 解析:影响标记的因素包括:①发光剂的选择。②被标记蛋白质的性质。抗原作为被标志物时,应具有较高的纯度和免疫学稳定性;抗体作为被标志物时,则要求具有较高的效价,应用提纯的IgG来代替全血清)。③标记方法的选择(应正确选择与发光剂和被标志物结构相适应的耦联方式)。④原料比。在制备发光剂-IgG(抗体)结合物时,IgG:发光剂:交联剂的克分子比(mol:mol:mol)会影响结合物的发光效率。⑤标记率。是指结合物中IgG与发光剂之间的克分子比。由于每一种发光剂对应于被标志物都有特定的最佳标记率,标志物选择不好,会出现不易保存等现象。⑥温度。控制标记时的反应温度极为重要,对于较稳定的小分子被标志物,温度可稍放宽些;而当被标志物是抗原或抗体蛋白质时,由于蛋白质对热的不稳定性,应在保证标记反应进行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低的温度,以避免蛋白质在标记过程中活性的丧失。⑦纯化与保存。多数经耦联反应制备的结合物,使用前都需进行纯化,除去未结合的发光剂和交联剂。结合物一般可分装保存在-70℃条件下,最好冷冻干燥保存。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耳鼻咽喉科(正高)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正高) 儿科护理(正高) 放射卫生(副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39) 护理学主管护师(代码:368) 住院医师规培(妇产科) 住院医师规培(医学检验科) 主管护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