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CD

法律对利益的保护不一定通过赋予权利的方式 在权利之外仍然有一些合法的利益存在 关于权利概念的利益说是不妥当的,并非所有受法律保护的利益都是权利

题目:《民法通则》第5条规定:“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对该法条的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解析:本题考查权利和利益的关系。根据《民法通则》第5条可以看出,民事法律保护的不一定都是民事权利,合法的民事利益也可以通过民法来进行保护。民事权利只不过是类型化了的民事利益,民事法律保护的范围包括民事权利和合法的民事利益,利益说不准确,因为存在受法律保护的不属于民事权利的民事利益。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宪法中最核心的权利义务关系是指( )。
  • 公民与国家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 解析:D本题考查宪法关系。宪法关系是指根据宪法规范产生的,以宪法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表现出来的,反映一国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基本性质的法律关系。从宪法内容来看完法关系体系,包括权力与权力之间的关系和权利与权力之间的关系。前者主是指国家机关间的关系,因为宪法的根本价值就是通过祝制国家公共权力机关的活动,达到最终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目的。所以,后者是宪法中最核心的。

  • [单选题]《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25年)又称为( )。
  • “段记宪草”

  • 解析:B被称为《中华民国宪法草案》的有三部:袁世凯时期的“天坛宪草”(1913年)、段祺瑞时期的“段记宪草”(1925年)和蒋介石时期的“五五宪草”。故选8项。

  • [多选题]法律责任是一种不利的法律后果,而产生法律责任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行为,关于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 )
  • 违法行为必须是违反某种法律具体规定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违法必须是在不同程度上_侵犯法律上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

    违法一般必须有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但是在行政法领域,实行“过错推定”的方法,“一般只要行为人实施了违法行为就视其为主观有过错,不必再深究其主观因素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解析:ABC本题考查的是关于违法行为的概念。关于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五个方面,第一,违法行为以违反法律为前提;第二,违、法行为必须是某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第三,违法必须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上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第四,违法一般必须有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但是在行政法领域,一般实行的是过错推定原则,在民法领域也有无过错原则的适用;第四,违法者必须具有法定责任能力和法定行为能力。

  • [多选题]下列犯罪中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有( )。
  • 侵占罪

    侮辱罪

    虐待罪

  •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刑法》第98条规定:“本法所称告诉才处理,是指被害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我国的刑法分则中总共规定了四种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即《刑法》第246条规定的侮辱罪、诽谤罪,《刑法》第257条规定的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刑法》第260条规定的虐待罪,《刑法》第270条规定的侵占罪。《刑法》第261条规定的遗弃罪。不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而是公诉犯罪。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 [单选题]根据表2,1995年~2003年间,工资增幅最大的行业是( )。
  • 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 解析:由表格观察直接得出。A项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增幅最高为239.26%,故选A。

  • [单选题]“七五”“八五”期间,货车产量占汽车产量的比例每隔5年下降约( )。
  • 二成


  • [单选题]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的规定制定了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办法,这属于( )。
  • 立法行为

  • 解析:A国务院是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有权制定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有三种名称:条例、规定、办法。“办法”属于行政法规的一种。因此本题中国务院的行为是立法行为。

  • [单选题]以下情况能成立共同犯罪的是( )。
  • 事前通谋的事后窝藏、包庇行为

  • 解析:依据《刑法》第310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事前有通谋的,构成共同犯罪,否则构成窝藏、包庇罪。故本题答案为D。

  • 推荐下载科目: 国考公务员 政法干警 省考公务员 选调生 特岗教师 三支一扶 国家电网 执法资格 环保局考试 军队文职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