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被移出的表成为自由表
题目:下面是对将表移出数据库后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解析:被移出的表成为自由表。如果要从磁盘上删除该表,则应选择删除。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s=0; for(i=1;i10;i+ =2) s+ =i+1; printf("%d\n",s); } 程序执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
正整数1~10中偶数之和
解析:解析:通过for(i=1;i10;i+=2)可知,i取值为1~10的奇数,即1,3,5,7,9,i+1即为2,4,6,8,10。因此,程序的功能是计算并输出1~10中的偶数之和,s+=i+1就是累加这些偶数。
[单选题]假定MyClass为一个类,则该类的拷贝构造函数的声明语句为
MyClass(MyClass &x)
解析:本题考核拷贝构造函数的概念。声明拷贝构造函数的格式为:类名>::拷贝构造函数>(const类名>&引用名>);其中const是修饰符可以省略。
[单选题]能正确表示“当x的取值在[1,10]和[100,110]范围内为真,否则为假”的表达式是 ( )
(x>)&&(x=10)‖(x>=100)&&(x=110)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逻辑与(&&)和逻辑或(‖)运算符的使用。x>=1和x=10是逻辑与的关系,因此 C语言表达式应写成"(x>=1)&&(x=10)",x>:100和x=110也是逻辑-与的关系,因此C语言表达式应写成“(x>=100)&&(x=110)”;[1'10]和[100,110]是逻辑或的关系,因此只要将前两个表达式用逻辑或运算符连接起来即可,所以最后的表达式:(x>=1)&&(x=10)‖(x>=100)&&(x=110)。
[单选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程序执行的效率与数据的存储结构密切相关
解析:解析:程序执行的实际计算工作量不仅与程序的控制结构有一定的关系以及与处理的数据量有关,而且还与数据的存储结构密切相关。所以,选项A正确,选项B和选项C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