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CEF
酒依赖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酒精性妄想症 人格改变
题目:
患者男,38岁,工人。因言行反常,睡眠差两月就诊。近两月来,患者出现不睡觉,不吃饭,脾气大,经常与妻子发生争吵,自语,乱语,说在白天看见鬼,说家里人和周围的人联合起来害他。说街上的人讲话都是针对他的,疑妻有外遇,打骂妻子。患者起病来无发热、抽搐,无恶心呕吐,大小便正常。入院体查未见异常,神智清楚,定向力准确。
解析:患者有明确的长期大量饮酒史,而且有晨饮的现象,一旦不喝酒就出现不适的戒断反应,因此酒依赖的诊断成立。为了饮酒,经常撒谎骗钱,所以出现了人格变化。在酒依赖的基础上,出现幻觉、妄想,故要首先考虑酒精所致的异常,而不能首先考虑精神分裂症。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以下关于智能迟缓描述正确的是
适应性行为包括个人生活能力和履行社会职责两方面
智能迟缓的临床分级依据是IQ和适应性行为缺陷程度
智力明显低于平均水平是指智商(IQ)低于人群均值2.0标准差
[单选题]突然发作的心绞痛,其胸痛部位常位于
胸骨体中段、上段的后方
[单选题]男性,23岁,“苯”接触史,1年前起头晕乏力,苍白,体检:贫血貌,散在瘀斑,肝肋下2cm,化验:WBC2.6×10/L,Hb40g/L,血小板12×10/L,骨髓象示增生低下,诊断
再生障碍性贫血
[单选题]Graves病的独特临床表现是
胫前黏液性水肿
[单选题]目前的研究认为:重大精神障碍的共同发病,机制是
脑结构和功能可塑性改变的神经发育异常
解析:神经发育异常学说逐渐成为精神疾病发病机制的主要研究领域,科学家们认为神经发育异常可能是重大精神障碍的共同发病机制,表现为脑结构和功能可塑性改变,包括额叶、颞叶内侧及海马等脑区的灰质和白质减少和体积缩小,而不同脑区发育异常则分化为各种不同的精神疾病,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特征。
[单选题]女性,43岁,头痛、发热5天。CT平扫显示脚间池内葡萄状低密度,有强化,脑室扩大。诊断为
脑膜型脑囊虫病
[单选题]减停抗癫痫药物诱发试验中,停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主要诱发发作间期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