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直径≤100μm的颗粒物
题目:总悬浮性颗粒物是指
解析:粒径是大气颗粒物最重要的性质。它反映了大气颗粒物的来源本质,并可影响光散射性质和气候效应。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粒径≤100μm的颗粒物,包括液体、固体或者液体和固体结合存在的,并悬浮在空气介质中的颗粒。故选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关于心理评估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
可以用于精神疾病的确诊
解析:ABCD可以通过测试达到,E不能用于诊断疾病。
[单选题]影响作业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
以上都是
解析:影响作业能力的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个体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工作条件和性质。故答案选E。
[单选题]医患关系是一种
信托关系
[单选题]1981年6月,在上海举行的第一次全国医学伦理道德学术讨论会确立了医德基本原则( )
以上都是
解析:1981年6月,在上海举行的第一次全国医学伦理道德学术讨论会确立了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医德基本原则。
[单选题]小学生合理膳食的安排最好是
早餐和午餐应为富含蛋白质和脂肪食物
[单选题]保护易感人群最重要的措施是
预防接种
解析:保护易感人群最重要的措施是预防接种。
[单选题]《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立法宗旨是规范、指导医疗机构
科学、合理用血
[单选题]交感神经的激活,会引起一系列内脏生理变化,但不包括( )
瞳孔缩小
解析:交感神经的激活,会引起一系列内脏生理变化,如心率、心肌收缩力和心排血量增加,血压升高,瞳孔扩大,汗腺分泌增多,血液重新分配,脾脏缩小,皮肤和内脏血流量减少,心、脑和肌肉获得充足的血液,分解代谢加速。
[单选题]发生以下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时,医疗机构应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
可能是二级医疗事故的
解析:《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指出: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