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P(A)+P(B)-P(AB)
题目:设A与B为随机事件,则P(A∪B)=________。
解析:解析:由条件概率的定义可知。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关于QC小组和六西格玛团队,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QC小组和六西格玛团队是较为典型的质量改进团队形式
QC小组有职能部门内部的,也有跨职能的
解析:解析:在团队改进的形式中,最典型的是QC小组和六西格玛团队。其中,QC小组有职能部门内部的,也有跨职能的;而六西格玛团队大多是跨职能的。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与QC小组活动等质量改进主要是以自下而行的方式推进的,又称群众性的质量改进活动;而六西格玛管理等质量改进则是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进的,属于管理层推动的质量改进活动。
[单选题]关于强制性标准的划分,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标准中分项技术内容需要强制时,为条文强制形式
解析:解析:对于强制性标准,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需要强制时,为全文强制形式;标准中部分技术内容需要强制时,为条文强制形式。
[多选题]对控制图原理叙述正确的有( )。
控制图原理的第一种解释,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即小概率原理: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几乎不可能发生,若发生即判断异常
控制图是假设检验的一种图上作业,在控制图上每描一个点就是作一次假设检验
控制图上的控制界限就是区分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的科学界限
将质量波动区分为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并分别采取不同的对待策略,这是休哈特的贡献
解析:解析:常规控制图即休哈特控制图,其实质是区分偶然因素与异常因素两类因素的显示图。
[多选题]下列质量观点中,属于美国著名质量专家朱兰博士的有( )。
质量是指那些能够满足顾客的需要,从而使顾客感到满意的“产品特性“
质量意味着没有缺陷
解析:“必须停止依靠检验来保证质量”是戴明的观点,“下道工序是顾客”是石川馨的理念,“质量控制的重点应放在制造阶段”是休哈特的观点。
[多选题]关于“审核证据”的理解,正确的有( )。
审核证据是可证实的信息
审核证据是基于可获得的信息样本
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有关
审核证据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
解析:审核证据是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可以是文件,也可以不是文件。
[单选题]计算产品任务可靠性时考虑的故障是( )
任务期间影响任务完成的故障
解析:评定产品基本可靠性时应统计产品的所有寿命单位和所有故障,评定产品任务可靠性时仅考虑在任务期间发生的影响完成任务的故障。
[单选题]QC小组的现场评审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小组取得成果后( )左右为宜。
二个月
解析:解析:现场评审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小组取得成果后两个月左右为宜。相隔时间太短,不能很好地看出效果的维持和巩固情况。相隔时间太长,则不利于更好地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