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过度加工,导致信息的模糊或失真

题目:下列沟通障碍的原因中不属于发送者障碍的有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按照运动功能的发育规律,小儿坐起的年龄一般为
  • 5~7个月


  • [单选题]患者,女性,27岁。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常测到的脉搏为
  • 洪脉

  • 解析: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常测到的脉搏为洪脉。1.洪脉是指形态正常而振幅大的脉搏触诊血管时可发现脉搏强而大。2.间歇脉:在正常均匀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搏动。其后有一正常延长的间歇,称为间歇脉。3.二联律、三联律:二联律是指每个窦性搏动后跟随一个室性期前收缩;三联律是指每两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个室性期前收缩。4.绌脉常见于房颤病人。故答案为E。

  • [单选题]患者男,39岁,50Kg,仓库管理员。一次救火的过程中造成全身大面积烧伤。头、面、颈部表面呈红斑状、干燥,烧灼感,双下肢、腹部和会阴部红肿明显,见大小不一的水疱形成,医嘱补液治疗,护士计算该患者第一个24小时需补胶体液的量是
  • 2250

  • 解析:该患者烧伤面积共计60%(双下肢46+腹部13+会阴1,头、面、颈部表面呈红斑状,为Ⅰ度烧伤不计算烧伤面积)。我国常用的烧伤补液量计算公式: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按病人每千克体重每1%烧伤面积(Ⅱ~Ⅲ度)补液1.5ml(小儿1.8ml,婴儿2ml)计算,即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体重(kg)×烧伤面积(%)×1.5ml,另加每日生理需水量2000ml,即为补液总量。电解质液和胶体溶液的比例一般为2:1,深度烧伤为1:1,即每1%烧伤面积每千克体重补充电解质溶液和胶体溶液各0.75ml。第一个24小时补液总量为:60×50×1.5+2000=6500ml,其中胶体液为:60×50×0.75=2250ml,电解质液液为:60×50×0.75=2250ml,水分为2000ml。

  • [单选题]患儿6个月,患鹅口疮5天。其首选的护理诊断/问题是
  • 口腔黏膜改变:与感染有关

  • 解析:鹅口疮的护理诊断有:①口腔黏膜受损:首选诊断,与护理不当、理化因素刺激、抵抗力低下及病原体感染有关。②疼痛:与口腔黏膜炎症和破损有关。③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故本题应选D。解题关键:鹅口疮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疾病,这种疾病因为常在口腔里发生白色的假膜,有时这种假膜白得像一片雪一样。口腔黏膜破损是特异的首先解决的问题。

  • [单选题]子宫肌瘤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时,与下列哪项关系特别密切
  • 肌瘤生长部位


  • [单选题]急性水中毒的临床特点是
  • 以脑水肿表现最为突出

  • 解析:急性水中毒起病急,以脑水肿表现最为突出,表现为头痛、呕吐、视力模糊、谵妄、惊厥甚至昏迷,严重者发生脑疝。

  • 推荐下载科目: 泌尿外科(正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正高)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正高) 儿科护理(正高) 精神病学(副高) 传染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2) 风湿与临床免疫学主治医师(代码:313) 输血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90) 住院医师规培(放射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