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通知医生,积极配合抢救
题目:
患者,男,65岁,因车祸后导致双下肢开放性骨折大量出血急诊入院。入院时患者病情危重,呈昏迷状态。
解析:护士在接到住院处急诊患者入院的电话通知后,应立即通知有关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儿,5岁,发热4天后耳后、发际渐及面颊、前额、躯干及全身出现淡红色斑丘疹,稀疏分明,疹间皮肤正常,诊断为麻疹。对与患儿一起玩耍的小儿进行医学观察的时间是
21天
解析:对麻疹患儿进行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至出疹后10天。麻疹的潜伏期为6~18天,平均10天,对接触者应隔离观察21天。
[单选题]患者,女性,45岁,1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经治疗意识恢复,但短时间后突然感到心悸、饥饿、出汗,随即又发生意识障碍。护士应采取的措施是
静脉推注50%葡萄糖注射液
解析: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应静脉推注50%葡萄糖注射液。
[单选题]患儿,女,10岁。突然腹部钻顶样疼痛2小时来院。大汗淋漓,辗转不安;疼痛停止时又平息如常。查体:剑突偏向右方有压痛;无腹肌紧张及反跳痛。为明确诊断,应采取的检查是
腹部B超
解析:患儿突然腹部钻顶样疼痛,大汗淋漓,辗转不安;疼痛停止时又平息如常,初步考虑为胆道蛔虫症,因此首选的检查方法为B超。
[单选题]孕妇,31岁,妊娠32周行产前检查。护士为其测量腹围,正确的测量位置是
腹部最膨隆处绕腹周长
解析:测量前嘱孕妇排空膀胱,腹围的测量是用尺绕脐一周或取下腹最膨隆处测量。
[单选题]患者,女,45岁,子宫全切除术后2天,拟行
B超检查。护士采用挪动法协助患者由病床移至平车,其顺序是
上半身、臀部、下肢
解析:挪动法床至车时按上半身、臀部、下肢的顺序挪动。
[单选题]患者,男,68岁,3天呕血2次,下列哪项可以判断出血停止
大便由鲜红色变为软的黑便
解析:消化道出血是否停止主要根据呕血、黑便的情况以及血压、脉搏的稳定程度判断。1次出血后,如每天排便1—3天后色泽可恢复正常,若48小时未有第二次出血,则再出血的可能明显减少。如下列征象,提示继续出血或再次出血:①反复呕血或黑便次数增加,呕出物转为暗红色,肠鸣音亢进;②虽经足量补充血容量,周围循环衰竭现象未见改善;③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比积继续下降;④网织红细胞计数及血尿素氮持续增高。
[单选题]人体缓冲系统调节中,最敏感的系统是
血液缓冲系统调节
解析:人体主要通过体液缓冲系统调节、肺调节、肾调节和离子交换调节等四组缓冲对来维持及调节酸碱平衡。其中体液缓冲系统最敏感。
[单选题]患者,女性,45岁,以休克型肺炎急诊入院,在抢救过程中,护士实施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
输液量宜先少后多
解析:休克型肺炎的抢救:补充血容量,快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监测中心静脉压,作为调整补液速度的依据。输液速度不宜过快,以免诱发心力衰竭。补液原则一般是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胶、晶液体交替输入。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异丙基肾上腺素等)维持收缩压在90~100mmHg,根据血压调整滴速。2~3种广谱抗生素联合大剂量静脉给药,应用糖皮质激素,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输液过程中注意防止液体溢出血管外,引起局部组织坏死或影响药物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