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E

血常规+眼眶CT 眼部MRI

题目:患者,女,9岁,主因左眼红肿,疼痛,转动时眼球疼痛加重2天而入院,既往感冒持续2月,刚好转,检查:T:37.2℃,眼部检查:视力右1.0,左0.8,右眼前节及眼底未见异常,左眼上、下睑皮肤红肿(++),结膜充血水肿(++),左眼球轻度前突。

解析:蜂窝织炎在临床与骨膜下脓肿相似,有人认为蜂窝织炎是鼻窦炎症向眶内蔓延的最后阶段,炎症先经骨膜下脓肿阶段,骨膜的保护作用失败后,在蔓延向眶内软组织;也有人认为蜂窝织炎处理不彻底可形成眶内脓肿或骨膜下脓肿。但两者在临床病理过程中不是泾渭分明的,骨膜下脓肿可伴有软组织的炎症。因此,临床表现有共同点,主要鉴别是否有脓肿存在,需经影像学检査,尤其是CT检查更有确诊价值。CT、MRI检查有助于进一步确诊,并可显示病变的位置、形态,是否有脓肿形成,是否侵犯海绵窦。眼部MRI对于是否有海绵窦血栓形成具有重要的判断作用。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实验室血项检查有不同表现,细菌性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为主。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眼底晚期荧光是指注射荧光素后
  • 5~10分


  • [单选题]正常人在30岁前,角膜内皮细胞的平均密度为每平方毫米( )。
  • 3000~4000个

  • 解析:正常人在30岁前,角膜内皮细胞的平均密度为每平方毫米3000~4000个,到70多岁时约为每平方毫米2600个。答案为C。

  • [单选题]目前治疗成熟期老年性白内障较理想的方法是( )。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 解析:该题列举了白内障的各种治疗方法。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通过小切口完成手术,具有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手术源性散光小的特点,是目前白内障手术的首选方法。

  • [多选题]属于晚期视野缺损的有
  • 管视

    颞侧视岛


  • [单选题]下列视野改变中,属于典型青光眼视野改变的有( )。
  • 颞侧视岛

  • 解析:象限性缺损常见于视交叉以上的视路病变;颞侧视岛为青光眼晚期视野典型改变;颞侧偏盲于视交叉病变,常见于垂体瘤;中心暗点常见于黄斑部病变,球后神经炎,中毒性家族性视神经萎缩;同向性偏盲常见于视束或外侧膝状体以后通路的损害。答案选B。

  • [单选题]符合深昏迷的是
  • 深、浅反射消失


  • [多选题]板层角膜移植的适应证包括
  • 顽固性角膜溃疡

    角膜缘肿瘤

    复发性胬肉

  • 解析:板层角膜移植术适应证:根据板层角膜移植的目的,可分为光学性、治疗性、成形性、屈光性及美容性五大类。1.光学性板层角膜移植:的目的在于提高患眼视力,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可灵活选择手术方式,目前可分为前板层角膜移植、深板层角膜移植和后板层角膜移植三类。(一)前板层角膜移植:中、浅层角膜白斑,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以及外伤所致的后遗性瘢痕,如只限于浅、中层,多数病例可得到良好效果。化学伤和热烧伤引起的角膜瘢痕常伴有较多新生血管,但只要将瘢痕及血管组织剖切干净,同样可取得一定的光学效果。(二)深板层角膜移植:适应证非常广泛,一般而言凡是未累及角膜内皮的角膜病变可考虑该术式。手术适应证包括圆锥角膜,非内皮异常的角膜营养不良,热烧伤、化学伤导致的角膜混浊,尚未穿孔的感染性角膜溃疡,病毒性角膜炎(HSK)痕期等。(三)后板层角膜移植:其手术适应证包括各种原因导致角膜内皮失代偿,但角膜基质尚透明的病例。2.治疗性板层角膜移植: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化脓性角膜溃疡、蚕食性角膜溃疡、Wegener肉芽肿病、Terrien角膜边缘变性、后弹力层膨出及角膜瘘、角膜皮样肿、角膜原位癌或鳞状上皮癌、复发性胬肉、多发性角膜异物。3.成形性板层角膜移植:多用于改良角膜组织结构,为日后穿透性角膜移植作准备,故又称为改良基地性板层角膜移植。(一)角膜因病变以致厚度不均,为恢复正常角膜厚度而手术。(二)角膜有大量新生血管或广泛全层瘢痕,为改善角膜结构而手术,常见于严重的角膜化学伤或热烧伤导致的角膜混浊。4、屈光性板层角膜移植:用于矫正眼部屈光状态的异常,包括表面角膜镜片术、角膜磨镶术等。5.美容性板层角膜移植:角膜存在浓厚致密的白斑,但患者已有弱视或已无视功能,有美容要求者可行板层角膜移植,如瘢痕深达角膜全层,可同时行角膜层间墨染术。

  • [多选题]下列常伴有视网膜血管炎的疾病有
  • 中间葡萄膜炎

    病毒性视网膜炎

    Behcet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结节病


  • 推荐下载科目: 核医学(正高) 小儿外科学(副高) 放射医学(副高) 中医内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副高) 肿瘤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41)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核医学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妇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