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葡萄胎术后随访的第二年是
  • 正确答案 :E
  • 半年随访1次

  • 解析:葡萄胎术后第二年每半年随访一次(E对),术后半年后1个月随访一次(A错)。

  • [单选题]患者,女,30岁。因"绒毛膜癌"入院行化疗。为确保化疗药物剂量准确,护士应在什么时候为其测量体重( )
  • 正确答案 :A
  • 每疗程用药前

  • 解析:化疗前应测量体重,根据体重计算化疗药物剂量。

  • [单选题]患者男,60岁,因“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入院。住院期间出现T 38.5℃,考虑合并细菌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 正确答案 :A
  • 葡萄球菌


  • [单选题]肝性脑病的所有体征中最具特征性的是
  • 正确答案 :E
  • 扑翼样震颤

  • 解析:1.起病可急可缓。急性肝性脑病起病急骤,前驱期极为短暂,可迅速进入昏迷,多在黄疸出现后发生昏迷,也有在黄疸出现前出现意识障碍而被误诊为精神病者。慢性肝性脑病起病隐匿或渐起,起初常不易发现,易误诊和漏诊。2.性格改变常是本病最早出现的症状,主要是原属外向型性格者表现为抑郁,而原属内向型性格者表现为欣快多语。3.行为改变最初可能仅限于一些“不拘小节”的行为,如乱写乱画,乱洒水,乱吐痰,乱扔纸屑、烟头,乱摸乱寻,随地便溺,房间内的桌椅随意乱拖乱放等毫无意义的动作。4.睡眠习惯改变常表现为睡眠倒错,也有人称为近迫性昏迷,此现象有人发现与患者血清褪黑激素分泌时相紊乱有关,提示病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处于紊乱状态,常预示肝性脑病即将来临。5.肝臭的出现是由于肝功能衰竭,机体内含硫氨基酸代谢中间产物(如甲硫醇、乙硫醇及二甲硫化物等)经肺呼出或经皮肤散发出的一种特征性气味。此气味有学者称烂苹果味、大蒜味、鱼腥味等。6.扑翼样震颤是肝性脑病最具特征性的神经系统体征,具有早期诊断意义。但遗憾的是并非所有病人均可出现扑翼样震颤。方法是:嘱病人伸出前臂,展开五指,或腕部过度伸展并固定不动时,病人掌-指及腕关节可出现快速的屈曲及伸展运动,每秒钟常可出现1~2次,也有达每秒钟5~9次者,且常伴有手指的侧位动作。此时病人可同时伴有整个上肢、舌、下腭、颌部的细微震颤及步态的共济失调。或发于单侧,也可出现于双侧。这种震颤不具有特征性,也可见于心衰、肾衰、肺衰等病人。震颤常于病人睡眠及昏迷后消失,苏醒后仍可出现。7.视力障碍不常见。但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逐渐增多,肝性脑病发生时病人可出现视力障碍、失明为主要临床表现,这种视力障碍是短暂的,功能性的,可随着肝性脑病的加深而加重,也可随着肝性脑病的恢复而复明。其发病机制不明,多数认为与肝性脑病一样复杂,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8.智能障碍随着病情的进展,病人的智能发生改变,表现为对时间、空间概念不清,人物概念模糊,吐字不清,颠三倒四,书写困难,计算、计数能力下降,数字连接错误,也是早期鉴别肝性脑病简单、可靠的方法。9.意识障碍继智能障碍后即出现比较明显的意识障碍,由嗜睡、昏睡逐渐进入昏迷状态,各种反应、反射均消失。也有由躁狂状态逐渐进入昏迷者。而肝脑变性型肝性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智力减退、构音困难、记忆下降、思维迟钝、共济失调、震颤强直、痉挛性截瘫(肝性脊髓病)等。但无明显意识障碍。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推荐下载科目: 口腔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正高) 消化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6) 疾病控制学主治医师(代码:361) 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5) 医学临床三基(护士) 医学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医学基础知识 医学检验(师) 药学(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