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肠易激综合征

题目:女性,32岁,反复发作腹泻3年,伴便前腹痛,便后缓解,体重无变化。近3个月来由于变换工作不顺利等原因,上述症状加重,每日大便5~6次,有黏液,无脓血,使用抗生索治疗效果欠佳。最可能的诊断是

解析: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而无器质性病变的常见功能性肠病。起病隐匿,症状反复发作或慢性迁延,病程长达数年至数十年,但全身健康状况却不受影响。精神、饮食等因素往往可诱使症状复发或加重。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腹痛或腹部不适、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该患者反复发作腹痛腹泻3年,大便有黏液,无脓血,心理因素加重病情,且抗生素治疗无效,符合肠易激综合征。感染性腹泻和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的大便均有脓血,且使用抗生素治疗有效,故不支持。该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即有症状,所以也不支持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钙拮抗药药理作用为
  • 抗动脉粥样硬化

  • 解析:钙拮抗药的药理作用包括:①对心脏的作用,负性肌力、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故选项A所述错误;②对平滑肌作用,舒张血管,降低血压;③对红细胞、血小板的作用,降低血小板内钙浓度,使血小板释放功能障碍,血小板聚集受阻,同时增加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血液黏滞度,故B、C所述错误;④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故D所述正确。对胰岛素的分泌无影响,E不符合题意。故选D。

  • [单选题]患者,右利手,意识清,能理解他人讲话内容,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意图,病变在
  • 左侧额下回后部

  • 解析:左侧额下回后部负责文字语音加工。

  • [单选题]女性,15岁,因心悸就诊,查体时发现胸骨左缘3~4肋间收缩期震颤,诊断应首先考虑
  • 室间隔缺损

  • 解析:D项,室间隔缺损因体循环流量减少,可致生长发育受限,活动后乏力气短,体检时可听到脚骨左缘第3~4肋间Ⅲ~Ⅳ级全收缩期杂音,传导广泛有震颤。B项,肺动脉瓣狭窄杂音呈典型的收缩期杂音喷射性、粗糙、强发在3/6级以上,常伴有震颤且P2减弱。C项,动脉导管未闭杂音为胸骨左缘连续性机械样杂音。A项,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区听到一响亮、粗糙、音调较高、时限长的吹风样喷射性收缩期杂音。E项,二尖瓣关闭不全可于心尖部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故正确答案为D。

  • [单选题]纳曲酮是
  • 阿片受体拮抗剂

  • 解析:纳曲酮其化学式为17-(环丙甲基)-4,5-环氧-3,14-二羟基吗啡烷-6-酮,分子式为C20H23NO4,分子量为341.40100,需保存在通风低温干燥的库房,与氧化剂不相容,是阿片受体纯拮抗剂,对μ-,δ-,κ-阿片受体均有阻断作用。因而它能阻断再吸毒品时的效应,从而减弱正性强化作用和负性强化作用,在防复吸中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选C。

  • [单选题]氨的运输所涉及的机制是
  • 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 解析:氨在血中的运输形式主要有两种,即丙氨酸和谷氨酰胺。肌肉中的氨经转氨基作用转移给丙酮酸生成丙氨酸,丙氨酸再经血液运到肝脏,在肝脏,丙氨酸经联合脱氨基生成丙酮酸和氨,氨用于合成尿素,丙酮酸经糖异生合成葡萄糖经血再运回肌肉,形成丙氨酸-葡萄糖循环。谷氨酰胺主要是将脑和肌肉中的氨运向肾脏和肝脏。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物质分解代谢的共同途径,核蛋白体循环是蛋白质合成中肽链延长的过程,甲硫氨酸循环也称蛋氨酸循环,是甲基转移的过程。鸟氨酸循环是肝脏利用氨合成尿素的过程。

  • [单选题]引起普通感冒最多见的呼吸道病毒是
  • 鼻病毒

  • 解析:鼻病毒分类上属小RNA病毒科,现发现有144个血清型,新型还在不断地被发现,是普通感冒最重要的病原体,约有50%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该病毒引起。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泌尿外科(正高) 妇产科(正高)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副高) 康复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8) 妇产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1)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代码:105) 临床执业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儿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内科) LA技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