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警告、罚款
题目:下列可以引起统计行政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是( )。
解析:《统计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处罚属于具体行政行为。《统计法》中规定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作出的行政处罚包括警告和罚款。因此,可以引起统计行政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是警告、罚款。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
全国总人口
某市三资企业个数
[多选题]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 )。
样本单位数目
总体标志变动程度
抽样方法
抽样组织方式
解析:解析: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①样本单位数目。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数目越多,抽样误差越少;抽样数目越少,抽样误差越大;②总体标志变动程度。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总体标志变异程度越大,抽样误差越大;总体变异程度越小,抽样误差越小;③抽样方法。一般讲,不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要小于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④抽样组织方式。一般讲分层抽样的抽样误差较小,而整群抽样的抽样误差较大。
[多选题]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
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
商品零售额B. 工龄C. 计划完成百分数SXB
商品零售额
工龄
计划完成百分数
合同履约率
[单选题]统计调查项目包括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和( )。
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解析:解析:统计调查项目包括:①国家统计调查项目,即全国性基本情况的统计调查项目;②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即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专业性统计调查项目;③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的地方性统计调查项目。
[单选题]下列各项正确的一项是( )。
统计人员对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解析: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多选题](材料)已知某地区某年有关经济发展的综合统计资料如下: ①农业总产出为12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40亿元; ②工业总产业为35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250亿元; ③建筑业总产出为15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90亿元; ④运输邮电业总产出为11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70亿元; ⑤贸易、餐饮业总产出为100亿,其中间投入为50亿元; ⑥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为9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30亿元; ⑦非营利性服务业经常性费用支出为35亿元,固定资产价值为100亿元,虚拟折旧费按固定资产值的5%计算; ⑧全地区劳动者报酬为320亿元,固定资产消耗为40亿元,生产税收入为100亿元,生产补贴为60亿元,营业盈余为30亿元。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计算该地区生产总值(GDP)可采用的方法有( )
生产法
收入法
[单选题]在统计行政诉讼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 )。
在统计行政诉讼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 )。
被告
解析:统计行政诉讼的双方当事人中,被告只能是行使统计行政权力、作出引起纠纷的具体行政行为的统计行政执法机关,即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原告则是认为统计行政执法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多选题]能够测定变量之间相关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是()
相关系数
解析: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