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D
剥夺公权 没收
题目:《大清新刑律》规定的从刑有( )。
解析:解析:《大清新刑律》规定的从刑包括剥夺公权、没收两种,拘留、罚金都是主刑。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清朝针对死刑的特殊制度是( )。
立决
监候
解析:解析:清朝针对死刑的特殊制度是立决和监候。一般罪名确实,应该处死者,可判斩立决或绞立决,即在当年的法定执行期内处死。如罪有可疑,或情有可悯,则判斩监候或绞监候,在监收押,留待来年秋审时再审。
[多选题]下列有关唐宋时期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有( )。
《唐律疏议》是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也是中国封建法制的最高成就
宋刑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成文法典
宋朝在三法司之外设立审刑院作为皇帝监督司法机关司法活动的御用机构
解析:解析:考查要点是唐宋时期的法制。《唐律疏议》就是指《永徽律疏》,在元朝以后,《永徽律疏》称为《唐律疏议》。《唐律疏议》总结了汉晋以来的立法和注疏的经验,不仅对主要的法律原则和制度作了精确的解释与说明,而且尽可能引用儒家经典作为律文的理论依据。作为中国封建法制的最高成就,《唐律疏议》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风格和基本特征,成为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对后世及周边国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可见,A项是正确答案。《宋刑统》是宋太祖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制颁而成的,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成文法典。《宋刑统》在具体编纂上,仍以传统的刑律为主,同时将有关的敕、令、格、式等分门别类附于律文之后,这种编纂方式使得《宋刑统》成为综合性、概括性的法典。可见,B项是正确答案。唐朝的刑罚适用原则包括区分公罪和私罪、共犯以“造意”为首、更犯和累犯加重、八议、官当、同居相为隐、类推、化外人、合并论罪、自首、老幼废疾减刑等,但是务限法属于宋朝的民事审判时限制度,鞫谳分司制是宋朝的司法审判制度,唐朝没有务限法和鞫谳分司制这两种制度。可见,C项表述错误。宋朝为了加强皇帝对司法权的控制,在皇宫中设立了监督三法司的机构—一审刑院。审刑院的设立使得大理寺由最高审判机关降为慎刑机构。可见,D项表述正确。
[多选题]下列有关我国唐宋时期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有( )。
《永徽律疏》不仅是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也是中国封建法制的最高成就
《宋刑统》不仅是一部具有统括性和综合性的法典,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法典
自首、类推、化外人、区分公罪与私罪等原则都是唐律中重要的刑罚原则
唐代和宋代在中央司法机构的设置上是一致的,即在皇帝以下设置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大司法机构,分掌中央司法审判职权
解析:解析:考查要点是唐宋法律制度的综合考查。《唐律疏议》是指《永徽律疏》。《永徽律》是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唐高宗命长孙无忌等人撰定律令并于同年完成的。永徽三年(公元652年),长孙无忌等人完成了律文的疏议工作,作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并将疏议附于律后,于永徽四年(公元653年),颁行全国,称作《永徽律疏》。《永徽律疏》在元代以后称为《唐律疏议》,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代表性法典,代表了中国封建法制建设的最高成就。可见,A项是正确答案。《宋刑统》是宋建隆四年(公元963年),由宋太祖赵匡胤命令颁行全国的封建成文法典,是宋朝的基本法典,《宋刑统》不仅是一部具有统括性和综合性的法典,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法典。可见,B项是正确答案。唐律中规定的刑法原则包括区分公罪与私罪、自首、老幼废疾减刑、共同犯罪以造意为首、合并论罪、更犯和累犯加重、类推、特权原则、区分故意和过失、同居相为隐、化外人、良贱相犯依身份论、从轻主义等。可见,C项是正确答案。唐代和宋代在中央司法机构的设置上是一致的,即在皇帝以下设置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大司法机构,分掌中央司法审判职权。可见,D项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