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20

题目:一张节目表上原有3个节目,如果保持这3个节目的相对顺序不变,再添进去2个新节目,有多少种安排方法?

解析:詹凯老师讲课时曾反复强调,这类所谓的“排列组合问题”完全可以不使用“排列数”、“组合数”来求解,只需要利用“加法原理”以及“乘法原理”就可以求解。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与亚洲相比,整个欧洲的啤酒消费量:
  • 绝对量多于亚洲,2004年相对于1998年的增长慢于亚洲

  • 解析:

    很容易计算出绝对数量多于亚洲。亚洲(41.6-32.7)/32.7=8.9/32。7。欧洲 (20.8+29.7-13.1-30.1)/(13.1+30.1)=7.3/43.2。显然,亚洲大。


  • [单选题]:84,64,47,33,( )。
  • 22

  • 解析:前一项减去后一项分别为20、17、14,不难看出其差是以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故括号内的数值是33-ll=22。

  • [单选题]在现实生活中,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有相当一部分从事经济工作(特别是从事领导工作)的人,往往以经济建设是中心为借口,自觉或不自觉地片面强调经济的决定作用,强调精神文明建设与市场经济之间统一性和服从性的一面,而忽视甚至否定其相对独立性或差异性的一面。这样做的结果,就导致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乃至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发展的现象,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错位,丧失了共同的精神追求,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水准下降,凝聚力、向心力被削弱,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风气盛行。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
  • 在实践中出现的否认精神文明相对独立性的认识误区危害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进步

  • 解析:这段话先指出片面强调经济决定作用的不良现象,进而指出否定精神文明相对独立性或差异性的后果。由此可知这段话的主要论点是在实践中出现的否认精神文明的相对独立性的认识影响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进步。选项A、B只是说明了现象,未指出问题的实质,选项C意思错误,故选D。

  • [单选题]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所以千古__________、不断丰富发展而没有中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有发达的出版业。古代的出版人给我们留下了8万卷典籍,举世罕见。这是我们__________的优势。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传承 得天独厚 D.流传 与众不同

  • 解析:

    “流传”侧重的是传播,“传承”侧重的是前后相接,相续不断。由题干中“不断丰富发展而没有中断”可知第一空选“传承”更合适,由此排除AD。得天独厚:独具特殊优越的条件,指所处的环境特别好。与众不同:跟大家都不一样。题干中说的优势指的是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古代的出版人给我们留下了8万卷典籍,举世罕见”,具有非常优越的文化条件。由此可见,第二空选“得天独厚”更贴合文意,故答案为C。


  • [单选题]在_______的非洲热带草原,一群_______的斑马正低头吃草,一头母狮正悄悄地逼近,伺机捕捉。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广袤 漫不经心

  • 解析:

     “母狮正悄悄地逼近”,而“斑马”还在“低头吃草”,可见有点“漫不经心”,因此,正确答案 为B。


  • [单选题]商店里有六箱货物,分别重15、16、18、19、20、31千克,两个顾客买走了其中五箱。已知一个顾客买的货物重量是另一个顾客的2倍。商店剩下的一箱货物重为多少千克?( )
  • 20

  • 解析:根据题意知道,货物的总重量是3的倍数,则它们的数字之和必定能被3整除,经过计算转换得知,剩下的那一箱重20千克。故选D。

  • [单选题]关于法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表述哪一项不成立?( )
  •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法的性质与

  • 解析: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是社会的产物,因为:第一,社会性质决定着法律的性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法的本质。第二,社会是法的基础。第三,制定认可法律的国家也以社会为基础,国家权利以社会力量为基础;同时还可以说,国家法以社会法为基础,“纸上的法”以“活法”为基础。故选项A错误。法对社会的调整主要表现为通过法律对社会有机体的疾病进行治疗,运用法律解决经济、政治、文化、科技、道德、宗教等各方面的社会问题,由此实现法的价值,发挥法的功能。但是法不是万能的,在某些社会关系领域,法律的控制不是惟一的手段,或者说不是最佳的手段。因此,为了有效地通过法律控制社会还必须使法律与其他的资源分配系统(宗教、道德、政策等)进行配合。正是通过与经济、科技、文化和政治等社会领域,以及政策、宗教、道德等社会规范的互动,法律才得以改造世界,维护人权,由此直接影响国家的发展进程,从而实现全方位的社会和谐。故选项B正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以下特征:①民主法治;②公平正义;③充满活力;④诚信友爱;⑤安定有序;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法治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内在的高度统一性。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建立理性的法律制度,确立实质法治,创新法律对社会的调整机制。其中所谓“实质法治”是指整个社会、个人和组织都要服从和遵守体现社会正义的理性法律统治。理性、社会正义和法律统治三者的有机联系,构成新世纪新阶段科学的法治精神内涵。故选项C正确。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城,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推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种手段,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节约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建立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力求建设节约型社会,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和明显成效。故选项D正确。综上可知,本题的答案为A。

  • [单选题]:研究发现,人类利用婴儿和成人之间形态上的典型差异作为重要的行为线索,幼年的特征可以唤起成年人慈爱和养育之心。许多动物的外形和行为具有人类婴儿的特征,人们被这样的动物所吸引,把它们培养成宠物。 这一结论最适宜用来解释的现象是( )。
  • 子女长大成人离开家庭后,老人们喜欢养宠物,寄托抚爱之情,打发寂寞时光

  • 解析:

    注意分析题目中的话,是利用婴儿和成人之间形态上的典型差异作为重要的行为线索,幼年特征唤起成年人养育之心。A、C、D三项都没有表现出这点。只有B项,老人养宠物体现了这种意思。


  • 推荐下载科目: 警察招考 政法干警 村官 公选 省考公务员 事业单位 农村信用社 特岗教师 事业单位工勤人员 军队文职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