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收集有关信息,以便为形成传染源及传播方式的假说提出依据

题目:对暴发流行的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进行描述的主要目的是

解析: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study)又称描述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利用已有的资料或对专门调查的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情况真实地描绘、叙述出来。描述性研究在揭示因果关系的探索过程中是最基础的步骤,可以说,对任何因果关系的确定,无不始于描述性研究。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感应阶段,巨噬细胞的主要作用是
  • 摄取、加工处理和提呈抗原


  • [单选题]不能检出IgG抗体的交叉配血方法是
  • 盐水法

  • 解析:IgG型抗体在盐水介质中只能使相应抗原的红细胞致敏,不能使红细胞凝结。

  • [单选题]100ml新鲜冰冻血浆制备的冷沉淀,纤维蛋白原含量质量标准为
  • ≥75mg

  • 解析:冷沉淀凝血因子质量检查,纤维蛋白原含量200ml新鲜冰冻血浆制备:≥150mg;100ml新鲜冰冻血浆制备:≥75mg。

  • [单选题]择期手术时,如何输血最好
  • 应动员患者自身输血


  • [单选题]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的时间是
  • 1985年


  • [单选题]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中孵育时间和温度特性描述错误的是
  • 孵育的温度以37℃最为适宜


  • [单选题]关于血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临床上血浆主要用于补充血容量,补充蛋白质


  • [单选题]输血对肾脏移植物起保护作用的机制不包括
  • Treg细胞介导的免疫调节作用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患者大量输血后伤口渗血不止的原因
  • 输注血液保存时间过久

  • 解析:大量输血后常见患者伤口渗血不止的原因有保存血内血小板数量及质量下降,Ⅴ、Ⅷ因子消耗失去活性、过量使用血浆增量剂和创伤容易诱发DIC产生消耗性凝血障碍。

  • 推荐下载科目: 麻醉学(正高) 中药学(正高) 输血技术(正高) 中医儿科学(副高) 推拿学(副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副高)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内科) 医学临床三基(护士) 中医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中药学(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