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

题目:患者男性,34岁,因预激综合征行射频消融术,术后2天心电图示delta波消失,但多个导联T波仍倒置,其原因可能为

解析:心室预激消失后,心室除极顺序恢复正常后的一段时间内,T波可仍呈现与delta波向量方向一致的改变,为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男性,66岁,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平时日常活动无胸痛症状,为评价是否存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最合适的检查是
  • 动态心电图


  •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最典型的心电图改变是
  • 出现病理性Q波、ST段弓背向上拾高伴T波倒置

  •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时可以出现上述所有改变,但其最典型的心电图改变是出现病理性Q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伴T波倒置。

  • [单选题]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的心肌通常
  • 仍为可逆性损伤

  • 解析:心肌梗死的超急性期通常指冠状动脉闭塞后数分钟至数十分钟这段时间,此时心肌出现严重的缺血和损伤,但仍属于可逆性损伤阶段,此时如能及时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血管,有可能不发生心肌梗死或使梗死的心肌范围明显缩小。

  • [单选题]首次通过法显像,右心房显影后,友心房和左心室立即显影是由于存在
  • 右心房至左心房分流


  • [单选题]关于房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P′波形态与窦性P波相同

  • 解析:房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可为心房内折返或心房局部自律性增高。房性P′波的形态不同于窦性P波:当其来源于右心房时,P′波在Ⅰ、aVL导联直立,来源于左心房时,P′波在Ⅰ、aVL导联倒置;当其来源于心房上部时,P′波在Ⅱ、Ⅲ、aVF导联直立,来源于心房下部时,P′波在Ⅱ、Ⅲ、aVF导联倒置。频率常为150~250次/分;P′R间期与其心率相配,有时可明显延长。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可被房性期前刺激诱发和终止,而自律性增高的房性心动过速常不能被外加刺激诱发和终止,两者房室传导比例常为1:1,但心房率过快时亦可呈2:1、3:1下传。心房率过快时可引起室内差异性传导,导致QRS波群变形。

  • [单选题]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不包括
  • 常因劳累或情绪激动诱发

  • 解析:变异型心绞痛多在休息、睡眠或凌晨发作,大多与劳累或情绪激动无关。

  • [单选题]X线胸片显示肺血减少及肺动脉段平直凹陷,最可能的疾病是
  • 肺动脉瓣狭窄

  • 解析:肺动脉瓣狭窄可引起两侧肺血减少,肺动脉段平直、凹陷,有凸出者为肺动脉瓣狭窄后扩张所致。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高位室间隔缺损可引起肺血增多。

  • [单选题]心肌梗死急性期典型的心电图表现是
  • ST段弓背向上抬高,出现坏死性Q波,伴T波倒置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妇产科护理(正高) 中药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正高) 内分泌学(副高) 整形外科学(副高) 疾病控制学主治医师(代码:361) 住院医师规培(康复医学) 住院医师规培(临床病理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全科) 放射医学(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