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钩状效应
题目:免疫浊度测定法出现测量误差的最主要因素是
解析:钩状效应即HOOK效应,是指由于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而导致假阴性的现象。当抗原过量或抗体过量时直接影响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数量并最终影响检测结果。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多毛细胞”的形态学特点是
边缘不齐,有许多不规则纤绒毛突起
解析:典型的多毛细胞形态学特征:光镜下,大小不一,直径10~15μm,胞浆中等量,瑞氏染色呈天蓝色,周边不规则,呈锯齿状或伪足突起,有时为细长毛发状。核呈椭圆,可有凹陷,偶见核仁。相差镜下,新鲜活体标本中的多毛细胞有细长毛发状的胞浆突起,易于辨认。扫描电镜可证实上述发现,延伸的“毛”有交叉现象。透射电镜下在胞浆内可见到核糖体-板层复合物。
[单选题]下列哪一类的大肠埃希菌中含有O157:H7这一血清型
EHEC
解析: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中的O157:H7可引起出血性大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
[单选题]关于再障的诊断标准,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可有肝脾肿大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及鉴别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多部位取材结果至少一个部位增生低下或极度低下,非造血细胞增多;如增生活跃,须有巨核细胞明显减少;一般无肝脾肿大;排除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一般抗贫血治疗无效。
[单选题]下列检查对于诊断缺铁性贫血的意义最大的是
骨髓细胞外铁缺乏
解析:缺铁性贫血(IDA)的诊断和疗效的观察,临床上常用的指标主要有:血清(浆)铁小于10.7μmol/L;总铁结合力大于77μmol/L;骨髓细胞外铁明显减少或消失(0~+),铁粒幼细胞小于15%;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大于500μg/L;血清铁蛋白小于14μg/L。临床上最常用的筛查指标为血清铁的检测,诊断的金标准是骨髓细胞外铁染色。
[单选题]疑似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标本应注意
不放冰箱,保温迅速送检
解析:疑似流脑的标本因其病原菌是奈瑟菌,对低温抵抗力低而需保温立即送检。
[单选题]诊断为糖尿病时血糖浓度需达到的水平为
随机取样血糖浓度>11.1mmol/L
解析: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糖尿病症状加随意静脉血糖浓度≥11.1mmol/L。
[单选题]MPV变化的临床意义中不正确的是
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时MPV减低
解析:MPV的变化可用于鉴别血小板减低的原因。由于外周血血小板的破坏过多导致的血小板减低,MPV增高;骨髓病变所致的血小板减低,MPV减低。另外,局部炎症时,骨髓造血未受抑制,MPV正常;败血症时,骨髓造血受抑制,MPV减低;骨髓功能恢复时,MPV增高。
[单选题]有关尿液分析仪描述错误的是
细胞检查可替代镜检
解析:任何仪器都不能完全替代显微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