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登革热--蜱

题目:下列疾病与传播媒介组合错误的是

解析:登革热是由1~4型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 保护神经系统不受病毒侵犯

    在群体中有连锁免疫反应

    能诱导高水平粘膜免疫

    免疫维持时间长

  • 解析: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口服类似自然感染,不仅可诱发血清中和抗体,清除病毒血症血流中的病毒,阻断病毒向中枢神经系统的扩散,预防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的产生,又可刺激肠道局部产生SIgA。SIgA能清除咽喉部和肠道内病毒,防止其侵入血流。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有很多优点,如易于接种,局部产生SIgA,通过粪便排毒免疫更多人群,可保持持久免疫力,但热稳定性差,保存、运输、使用要求高,有毒力回复的可能。

  • [单选题]朊粒的化学成分是
  • 活性蛋白质


  • [单选题]细菌缺乏下列哪种结构在一定条件下仍可存活
  • 细胞壁

  • 解析:细胞壁缺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多数可以存活,即所谓"L型细菌"。

  • [单选题]轮状病毒感染时,为检出轮状病毒或抗原应采集的标本是
  • 粪便

  • 解析:轮状病毒可引起人和动物腹泻,标本采集水样便标本,送检查病毒或抗原。

  • [多选题]有关"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叙述,哪几项是错误的:
  • 内毒素的抗原性比外毒素强

    内毒素与人体细胞的特异受体结合,外毒素则不能

    内毒素仅由革兰阴性菌产生,外毒素仅由革兰阳性菌产生

  • 解析:外毒素主要是革兰阳性菌与少数革兰阴性菌产生并分泌于菌体外的蛋白,少数存在于细胞内,只有在菌体溶解后才释放至胞外。外毒素多数不耐热,但葡萄球菌肠毒素是例外,能耐100℃30min。外毒素抗原性强,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经甲醛脱毒后成为类毒素。外毒素对机体的组织器官有选择作用,引起不同的特殊病变和临床症状。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只有当菌体死亡破裂后才释放,耐热,抗原性弱,不能经甲醛脱毒成为类毒素。内毒素对人体组织无选择性毒性作用,各种细菌内毒素对人体引起基本相同的反应,如发热、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Shwartzman现象。

  • [单选题]如果在病人粪便标本中分离到一种菌,革兰染色阴性;其生化反应结果如下:氧化酶(+),蔗糖(一),动力(+),吲哚(+),脲酶(一)。则该菌可能为
  • 副溶血性弧菌


  • [单选题]由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占首位的是
  • 肺炎克雷伯杆菌

  • 解析:肺炎克雷伯杆菌是革兰阴性球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及呼吸道的常居菌,可引起典型的原发性肺炎,也可引起肺外感染。

  • [单选题]研究理论流行病学的最终目的是( )
  • 从理论上提出疾病的防治决策和措施


  • [多选题]哪些菌能产生具抗吞噬作用的表面结构或代谢产物:
  • 伤寒沙门菌

    产气荚膜梭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A族溶血性链球菌

  • 解析: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细菌结构成分有荚膜、M蛋白、Vi抗原、葡萄球菌A蛋白等,其中伤寒沙门菌的Vi抗原、A群链球菌细胞壁的M蛋白是微荚膜,其功能与荚膜相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血浆凝固酶,使病灶周围血液或血浆中的纤维蛋白沉积于菌体表面,阻碍机体吞噬细胞的吞噬,即使被吞噬也不易被杀灭。芽胞无抗吞噬作用。

  • 推荐下载科目: 口腔颌面外科学(正高) 疼痛学(正高) 心血管内科(副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副高) 肿瘤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42) 疼痛学主治医师(代码:358) 中医妇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1) 药学(士)(代码:101) 麻醉学专业知识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