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混同

题目:甲公司欠乙公司500万元,后甲公司被乙公司兼并,二者之间的债务关系因此消灭。导致这一债的关系消灭的法律事实是( )。

解析:解析:混同是导致债的消灭的原因之一。所谓混同,是指债权和债务同归于一人的事实。企业合并可以引起混同。本题中,合并前的乙公司与甲公司之间500万元的债权债务因同归于合并后的乙公司而消灭。故选A。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西周婚姻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
  •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六礼”

    “七出”、“三不去”

    “同姓不婚”

  • 解析:解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同姓不婚”是西周婚姻缔结的两大原则,“七出”、“三不去”是西周关于婚姻解除的制度规定,“六礼”是西周婚姻成立的必要条件,因此,四项均属于西周婚姻制度的内容。

  • [单选题]某甲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服刑9年后假释,其假释考验期为( )。
  • 6年

  • 解析:解析:参见《刑法》第83条的规定。

  • [单选题]判断题李某的未成年儿子在学校将他人打伤,李某与学校虽无过错,但应承担民事责任。 ( )
  • 错误

  • 解析:解析:在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中,监护人承担的是无过错责任,但学校承担的是过错责任。

  • [单选题]将中央司法机:关由廷尉改为大理寺的朝代是( )。
  • 北齐


  • [单选题]公民可以适用正当防卫方法保护的民事权利是( )。
  • 生命权

  • 解析:解析:公民实施正当防卫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公民只能针对现实存在的和正在发生的,非加以防卫而不能排除的不法侵害行为实施正当防卫。在本题选项中,只有生命权适合采取正当防卫,其他三种权利是不应采取正当防卫的。因此,ACD是错误的,只有B是正确答案

  • [单选题]西周时期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故意称为( )。
  • 非眚

  • 解析:解析:《尚书.康诰》记载:“敬明乃罚。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适尔,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其中“非眚”意思是故意。选项A不正确,故意,在秦简中称“端”。《法律答问》载:“甲告乙盗牛若贼伤人,今乙不盗牛、不伤人,问甲可(何)论?端为;为诬人;不端,为告不审。”选项B不正确,秦简中称“不端?是指过失。选项C不正确,眚是指过失,意思是有人犯了大罪,但是由于过失或偶犯,也可不杀。

  • [单选题]产生民商事法律责任的原因一般不包括( )。
  • 非道德行为

  • 解析:解析:本题给出的选项中,违法行为、违约行为和法律规定都可以产生相应的民事或者商事法律责任,而非道德行为则不一定会产生相应的民事或商事法律责任。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高中 初中 自考公共课 考研 公共管理硕士 法律硕士 考博 教育硕士 在职硕士 小学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