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阳离子交换柱层析法
题目:一患者输血后出现高热,从血中分离出动力活泼的革兰阴性杆菌,氧化酶阳性,明胶液化阳性,42℃不生长,在紫外线下呈现荧光。
解析:1.考查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方法,阳离子交换柱层析法,测定的血红蛋白类型为HbA1,在分离过程中对pH和温度的要求极高,HbF是其干扰因素。
2.荧光假单胞菌可在4℃下生长,低温培养是临床的常用办法。
3.荧光假单胞菌有丛鞭毛,运动活泼,最适生长温度25~30℃,生长过程中产生荧光素,在紫外光下呈黄绿色荧光。
4.考查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方法,免疫凝集法的原理是糖化血红蛋白与相应的单抗结合进而发生凝集反应,通过测定吸光度来表示凝集量,可用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测定。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水俣病"与哪些元素中毒有关
汞
解析:主要考查考生对元素的熟悉程度。
[单选题]单向琼脂扩散试验应属于
沉淀反应
解析:琼脂扩散试验利用可溶性抗原和相应的抗体在凝胶中扩散,形成浓度梯度,在抗原与抗体浓度比例恰当的位置上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线或沉淀环。
[单选题]关于CA125的说法错误的是
灵敏度高,可用于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
解析:CA125不能用于高危人群筛查。
[单选题]属于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是
常染色体隐性或性联遗传
解析: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是:原发性如常染色体隐性或性联遗传;获得性如感染、肿瘤、中毒等。
[单选题]对于迟缓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下列不正确的描述是
多数在输血后1~2天发作
解析:迟缓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大多由IgG抗体引起。红细胞抗体包裹在红细胞上,变成致敏红细胞,由巨噬细胞吞噬和清除,这种红细胞的破坏主要在血管外,血浆胆红素升高,而血红蛋白不太高,患者出现黄疸,但不一定会出现血红蛋白尿,多数患者在输血后5天发作,故选C。
[单选题]KIA琼脂一般不用于观察
动力
解析:KIA琼脂观察指标包括乳糖发酵、葡萄糖发酵及产气、硫化氢产生,不能观察是否有动力。
[单选题]关于VIS的论述错误的是
VIS就是变异指数
解析:VIS是变异指数得分。
[单选题]可见血清酸性磷酸酶大幅升高的疾病是
前列腺癌
解析:本题考查酸性磷酸酶临床意义,临床血清酸性磷酸酶测定主要用于前列腺癌的辅助诊断及疗效观察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