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二阶段完成时

题目:凝集反应判断结果是在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与尼曼-匹克细胞特征不符的是
  • ACP染色为强阳性反应

  • 解析:尼曼-匹克细胞的ACP染色为阴性。

  • [单选题]下列不能形成嗜酸性包涵体的病毒是
  • 汉坦病毒

  • 解析:病毒的生物学性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受感染细胞核内可见嗜酸性包涵体;单纯疱疹病毒胞核内有嗜酸性染色的包涵体(属于Cowdry A型包涵体);呼吸道合胞病毒可在胞浆内形成嗜酸性包涵体;麻疹病毒的胞核和胞浆内有嗜酸性包涵体。而汉坦病毒不形成嗜酸性包涵体。

  • [多选题]临床上,细胞化学染色的最重要作用有哪些
  • 辅助判断急性白血病细胞类型

    辅助血液系统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单选题]下列可使K-B法抑制圈直径扩大的因素是
  • 培养基厚度为3mm

  • 解析:纸片扩散法若菌悬液浓度若超过0.5麦氏浊度,若药敏纸片效力下降、测量时不经过纸片中心、细菌过度生长均可使抑菌圈变小,若MH培养基厚度不够4mm,则细菌生长不良使抑菌圈增大。

  • [多选题]胃粘膜屏障的保护机制主要是 ( )
  • 黏液层防护(黏液屏障)

    碱潮

    快速修复与丰富的血液供给

    胃粘膜细胞结构(细胞屏障)


  • [多选题]属于红细胞结构异常的是
  • 点彩红细胞

    染色质小体

    卡波环


  • [单选题]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正确的是
  • 当荧光物质浓度高时会发生自熄灭现象

  • 解析: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有以下几点,1,PH,荧光素在溶剂中基本处于离子化状态,溶剂中的氢离子对荧光强度的印象很大。PH的改变可以引起荧光光谱的变化和荧光强度降低,所以D选项错误。2,温度,温度越高淬灭作用越强,甚至荧光完全淬灭,这是在20度以上的情况,当小于20度时基本保持稳定,所以C选项错误。3,荧光素的浓度,荧光强度随荧光素的浓度增加而增加,当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荧光强度达到最强,若再增加浓度荧光强度反而下降,所以E选项错误。4试剂中的杂质,荧光染色所用的某些试剂有一些不发发光的物质对荧光有淬灭作用,故答案A错误。5,细胞固定剂,在细胞染色中某些细胞固定剂可减弱荧光强度。故答案为B。

  • [单选题]关于凝集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IgM类抗体的作用比IgG类抗体要强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小儿外科(正高) 推拿学(正高) 计划生育主治医师(代码:360) 放射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6) 心理治疗主治医师(代码:386) 住院医师规培(胸心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儿科) LA技师 乡村医生 生殖健康咨询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