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乳房切开引流术
题目:乳房脓肿
解析:急性乳腺炎脓肿未形成时,给予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应用红霉素。脓肿形成后作切开引流,为避免损伤乳管而形成乳瘘,应作放射状切口。乳晕下脓肿应沿乳晕边缘作弧形切口。深部脓肿或乳房后脓肿可沿乳房下缘作弧形切口,经乳房后间隙引流。脓肿切开后应以手指轻轻分离脓肿的多房间隔,以利引流。脓肿较大时,可在脓腔的最低部位另加切口作对口引流。故选B。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者,男,36岁。发热、乏力、纳差1月余,皮肤黄染1周就诊。经检查诊断为肝细胞性黄疸。下列哪项不是该病的特点
大便呈陶土色
解析:肝细胞性黄疸是由肝细胞广泛损害引起的黄疸,因而常有肝功异常,伴乏力、纳差、恶心、厌油腻等症状。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均增高,直接胆红素可随尿液排出,引起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可因肝功能障碍而增高。而大便呈陶土色是阻塞性黄疸的特点。
[单选题]女,61岁。半年内出现3次突然不能言语,每次持续30分钟左右,第3次伴右侧肢体麻木,既往有心房颤动病史,神经系统检查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解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指伴有局灶症状的短暂的脑血液循环障碍,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失语、瘫痪或感觉障碍为特点,症状和体征在24小时内消失。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是指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缺血导致的相应区域一过性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分钟内完全恢复,但常有反复发作。
[单选题]女,34岁,双侧乳房胀痛5年余。胀痛在月经前出现,自己在乳房触及到不规则的包块,来月经后症状缓解,包块变小,另外与情绪和疲劳有一定关系,对该病的描述,错误的是
癌变发生率高,视为癌前病变
解析:根据该患者症状及体征,考虑诊断为乳腺囊性增生病,该病常见于中年妇女,为良性疾病,癌变几率低,系雌、孕激素比例失调,使乳腺实质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一侧或双侧乳房胀痛和肿块是本病的主要表现,部分病人具有周期性。乳房胀痛一般于月经前明显,月经后减轻,严重者整个月经周期都有疼痛。体检发现一侧或双侧乳房内可有大小不一、质韧的单个或多个的结节,可有触痛,与周围分界不清,亦可表现为弥漫性增厚。故选B。
[单选题]女,45岁。间断干咳3年,无低热、咯血等。反复抗生素治疗无效。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胸部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咳嗽变异型哮喘
解析:①咳嗽持续发生或者反复发作一个月以上,常在夜间发生或清晨发作性咳嗽,运动后加重,痰多;②化验或者其他检查表明没有明显的感染征象或者经过长期的抗生素治疗无效;③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以使发作减轻;④有个人过敏史即伴有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病史,也可以查出家族过敏史;⑤运动、冷空气、变应原或者病毒性感染等诱发哮喘发作;⑥哮喘有季节性,多见于春、秋两季且反复发作;⑦胸部X线片显示正常或者肺纹理增加但无其他器质性改变。符合以上特点的患儿应当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
[单选题]幼儿急疹出疹时间是
退热后出疹
解析:幼儿急疹也叫婴儿玫瑰疹,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小儿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突起发热,热退出疹为特点。本病多为散发,患者以6一18个月幼儿较多,6个月以内和 2岁以上幼儿少见,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以冬春季多发。病后可获较巩固的免疫,再次发病者少见。
[单选题]对疑有早期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应首选哪一种方法检查较好
血清甲胎蛋白动态观察检查
解析:对于中青年或中老年有肝炎病史的病人,血清甲胎蛋白(A-FP,或AFP)测定: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肯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