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

红细胞计数增加 白细胞计数增加 血小板计数增加 抗体如IgM减少

题目:患者男,34岁,因创伤行脾切除术。术后其外周血变化正确的是

解析:Howell-jolly小体,一般见于脾切除后、无脾症、脾萎缩、脾功能低下、红白血病以及某些贫血中,答案E中说是在手术后消失,应该是出现。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新婚后的女孩,有尿频、尿急、排尿疼痛,急性泌尿系感染症状,拟定初步治疗方案,下列哪项检查最适宜( )
  • 尿培养


  • [单选题]处理循环超负荷时,下列不恰当的是
  • 患者平卧,头侧一边,防止血性泡沫痰误吸


  • [单选题]局限性淋巴结肿大见于
  • 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 [多选题]输血后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主要出现在
  • 反复输血

    经产妇

  • 解析:输血后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主要为免疫反应,常见于经产妇或多次接受输血者,因体内已有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当再次输血时可与输入的白细胞或血小板发生抗原抗体反应而引起发热。

  • [单选题]诊断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最可靠的检查方法
  • 静脉造影


  • [单选题]骨软骨瘤多见于
  • 长管骨干骺端

  • 解析:骨软骨瘤是骨生长方向的异常和长骨干骺区再塑形的错误,又称为骨疣。可单发,也可多发。多见生长活跃的干骺端,如股骨下端、胫骨上端。

  • [单选题]与放置导管无关的并发症是
  • 代谢性酸中毒


  • [单选题]以下肝动脉的解剖特点,不正确的是
  • 只起源于腹腔动脉,无解剖学变异

  • 解析:肝动脉大部分起源于腹腔动脉。解剖学资料表明,大约有30%的肝脏存在着肝动脉变异,如起源于胃左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也可见两条动脉并存的情况,如起源于腹腔动脉和胃左动脉(25%)、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10%)、胃左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还有5%的像胚胎期时的3条动脉同时存在的情况。这种起源于腹腔动脉以外的肝动脉称为迷走肝动脉,如果肝脏没有起源于腹腔动脉的动脉供血时,此种异位起源的肝动脉称替代动脉;如果在正常肝动脉类型外,出现这种异位起始的动脉供应肝脏的一部分血流,称副肝动脉。肝移植外科医生必须十分熟悉肝动脉的变异情况,这在供肝获取和血管吻合过程中都十分重要。

  • [单选题]胸部病变区域叩诊浊音常见于下列哪一种疾病
  • 大叶性肺炎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临床营养(正高) 血液病学(副高) 普通外科学(副高) 临床营养(副高) 疾病控制学主治医师(代码:361) 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5) 病案信息技术(士)(代码:111) 住院医师规培(儿外科) 医学基础知识 全科主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