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西周将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区分为( )。
  • 正确答案 :A
  • 非眚与眚

  • 解析:解析:西周将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区分为非眚与眚,过失为眚,故意为非眚。非终与唯终是指偶犯与惯犯。不端与端为是秦代对过失与故意的区别。

  • [单选题]在中国古代史上,最终废除宫刑的是( )。
  • 正确答案 :C
  • 北齐

  • 解析:解析:北朝西魏在大统十三年(公元547年)下诏禁止宫刑:“自今应宫刑者,直没官,勿刑。”北齐在天统五年(公元569年)也诏令废止宫刑:“应宫刑者普免刑为官口。”自此,最终结束了长期适用宫刑的历史。选项A、B不正确,汉朝和曹魏还没有完全废除宫刑。选项D不正确,唐朝为北齐之后的历史阶段。

  • [单选题]没收财产的刑罚,由( )执行。
  • 正确答案 :B
  • 人民法院


  • [多选题]按照法律规则为主体规定行为模式的不同方式,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 )。
  • 正确答案 :AB
  • 义务性规则

    授权性规则

  • 解析:解析:按规则对主体行为模式的规定不同,可把法律规则分为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

  • [单选题]权利是可能的,义务是必须的。( )
  • 正确答案 :B
  • 错误

  • 解析:解析:法律上的权利是指法律所允许的权利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由其他人的法律义务所保证的法律手段。法律上的义务是指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人应该按照权利人的要求从事一定行为或不行为,以满足权利人的利益的法律手段。从形式上看,权利表现为要求权利相对人可以怎样行为、必须怎样行为或不得怎样行为。义务是指人们必须履行的某种责任,它表现为必须怎样行为和不得怎样行为的两种方式。在法律调整的状态下,权利是受法律保障的利益,其行为方式表现为意志和行为的自由。义务则是对法律所要求的意志和行为的限制,以及利益的付出。诚然,权利的法律宣示具有一定的可选择性,但在人权的宪法告示方面,公民的权利就不是“可能的”,而是必然享有或者存在法律救济的;而且在权利人要求权利相对人必须怎样行为、必须怎样行为或不得怎样行为时,其权利也不只是“可能的”;义务的法律宣示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在当事人承担与自己权利相伴而来的对应性义务和自愿承担的义务场合,义务并非是“必然的”,而是相对的和意定的。故本题选错。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高中 初中 自考公共课 考研 公共管理硕士 法律硕士 考博 教育硕士 成考(高升专/本) 小学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