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切开引流

题目:女,44岁,5天前出现畏寒、发热,最高体温40℃,诉食欲差,头昏,便秘,肛门坠胀感,排便时疼痛,无腹泻,查体:肛周压痛,皮肤无红肿,局部波动感不明显。

解析:肛周脓肿形成后,即需要切开引流,迅速减轻症状,但不能代替根治术,一般约需3个月左右,待瘘管形成,内口明确,再行根治术。答案选择B。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结肠造口常见的并发症有( )
  • 造口肠管水肿、出血、坏死

    造口肠管回缩或者脱垂

    造口肠管黏膜皮肤分离

    造口旁疝

  • 解析:1、造口旁疝 造口旁疝是与造口有关的腹壁疝。2 造口狭窄 造口狭窄的发生率为2%-10%。3 造口周围皮炎4 造口脱出5造口坏死6造口回缩

  • [多选题]胃溃疡的手术适应证包括
  • 复合溃疡

    不排除恶变的溃疡

    巨大溃疡或高位溃疡

    严格内科治疗8~12周后无效者

    胃溃疡合并幽门梗阻

  • 解析:胃溃疡的手术适应证包括: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胃溃疡恶变者,本题答案选择ABCDE。

  • [多选题]便秘的病因有( )
  • 外感寒热之邪

    内伤饮食情志

    病后体虚

    阴阳亏虚

    气血不足


  • [多选题]弥漫性腹膜炎的病人,采取半卧位的原因是
  • 渗出液集中于盆腔,便于引流

    减轻中毒症状

    减轻膈肌压迫,利于呼吸循环

  • 解析:血栓性静脉炎与病人血流缓慢、血管内膜损伤及血液黏滞度增高有关;肠粘连与渗出液中纤维蛋白沉积在病变周围有关。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十宣穴主治病症的是( )
  • 咽喉肿痛


  • [多选题]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 大小肠普遍胀气

    溢出样呕吐

    全腹胀

  • 解析:麻痹性肠梗阻的突出表现为全腹的明显腹胀,且常伴有呕吐胃内容物,呕吐物中无粪味。病人不能坐起,感觉呼吸困难。因体液大量丢失,感极度口渴、尿量减少。体检:腹部膨隆,腹式呼吸消失,见不到肠型及肠蠕动波;腹部压痛多不显著;叩诊呈均匀鼓音,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听诊时肠鸣音明显减弱或完全消失。病人一般情况常较严重,但无特殊的痛苦。依据上述,本题答案选择CDE。

  • [多选题]关于三腔二囊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使用前应将三腔二囊管置于水中,检查是否漏气

    经鼻插入50~60cm,抽得胃内容物

    放置24小时后,出血停止,可排空气囊,观察12~24小时

    放置时间不宜超过3~5天

    每12小时应排空气囊10~29分钟

  • 解析:认真检查三腔二囊管气囊有无松脱、漏气,充气后膨胀是否均匀,通向食管囊、胃囊和胃腔的管道是否通畅。找到管壁上45、60、65cm三处的标记及三腔通道的外口。抽尽双囊内气体,将三腔管之前端及气囊表面涂以液体石蜡。将三腔管从病人鼻腔送入,达咽部时嘱病人吞咽,使三腔管顺利送入至65cm标记处,如能由胃管腔抽出胃内容物,表示管端已至幽门。每2~3小时检查气囊内压力一次,如压力不足应及时注气增压。每8~12小时食管囊放气并放松牵引一次,同时将三腔管再稍深入,使胃囊与胃底粘膜分离,放气前先口服液体石蜡15~20 ml,以防胃底粘膜与气囊粘连或坏死。30分钟后再使气囊充气加压。出血停止24小时后,取下牵引砂袋并将食管气囊和胃气囊放气,继续留置于胃内观察24小时,如未再出血,可嘱病人口服液体石蜡15~20 ml,然后抽尽双囊气体,缓缓将三腔管拔出。

  • [多选题]结肠内细菌的作用包括
  • 抑制病原菌

    合成维生素B复合物

    合成维生素K

  • 解析:结肠内含大量细菌,以厌氧菌为主,通过保留正常菌群,抑制肠道病原菌,同时能利用肠内的物质合成维生素K、维生素B复合物等。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急诊医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正高) 神经外科学(副高) 卫生毒理(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副高) 整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4) 住院医师规培(泌尿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骨科) 公卫医师定期考核 放射医学(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