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题目:女,20岁。足癣多年,近1周发热,右小腿出现片状红斑,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最可能的致病菌是

解析:丹毒是皮肤淋巴管网的急性炎症感染,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袭感染所致,好发于下肢与面部。大多常先有病变远端皮肤或黏膜的某种病损,如足趾皮肤损伤、足癣、口腔溃疡、鼻窦炎等。本例患者表现支持丹毒的诊断,故选A。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男,43岁,上腹不适5年,近1个月来食后饱胀感、嗳气,近3日来粪潜血(++),胃酸正常,血清抗壁细胞抗体阴性,胃镜:幽门区可见黏膜下血管网。下列诊断哪项是正确的
  • 慢性萎缩性胃窦炎

  • 解析:萎缩性胃窦炎发于30岁以上的,表现为上腹部饱胀,隐痛或剧痛,常呈周期性发作,可伴有嗳气、反酸、呕吐、纳差、消瘦等,慢性胃窦炎还可表现为厌食,持续性腹痛,失血性等。胃窦炎病变多局限于粘膜肌层,亦可蔓延至肌层和浆膜层。胃窦粘膜表现为水肿、充血,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其中以粘膜下层最为明显。此外,当有粘膜糜烂,腺体萎缩与肠腺增生,胃窦炎很少单独存在,常与消化性溃疡或同时存在。故选D。

  • [单选题]小儿脊柱出现胸椎后凸的时间是
  • 出生后6个月

  • 解析:出生时脊柱弯曲,仅呈轻微后凸。3个月左右抬头动作的出现使颈椎前凸;6个月后能坐,出现胸椎后凸;1岁左右开始行走,出现腰椎前凸。故选B。

  • [单选题]患者,女,56岁。二尖瓣狭窄病史20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10年,下肢水肿、腹胀、右上腹胀痛5年。1周前出现咳嗽、咳黄痰。查体:高枕卧位,颈静脉怒张,双肺底可闻及少量湿啰音,肝肋下2横指,压痛,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最可能的诊断是
  • 全心衰竭

  • 解析:二尖瓣狭窄时,左房压逐渐升高,左房压力升高导致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力升高,继而导致肺淤血,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等临床表现。单纯二尖瓣狭窄不发生左心衰竭,快速型心律失常、感染、妊娠等可诱发。患者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10年,为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肺静脉压力增高可导致肺动脉高压,长期肺动脉高压增加右心室后负荷,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张,终致右心衰竭。肝大伴压痛、下肢水肿系右心衰竭致体循环淤血的表现,因此为全心衰竭。

  • [单选题]肺心病X线表现是
  • 右心室增大

  • 解析:肺心病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X线检查包括:①肺部变化:随病因而异,肺气肿最常见;②肺动脉高压表现:肺动脉总干弧突出,肺门部肺动脉扩大延及肺动脉第一分支。一般认为右下肺动脉第一下分支横径≥15mm,或右下肺动脉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1.07,或动态观察较原右肺下动脉干增宽2mm以上,可认为有该支扩张。肺动脉高压显著时,中心肺动脉扩张、搏动增强,而外周动脉骤然变细,呈截断或鼠尾状;③心脏变化:心脏呈垂直位,故早期心脏都不见增大。右心室流出道增大时,表现为肺动脉圆锥部显著凸出。此后右心室流入道也肥厚、增大,心尖上翘。有时还可见右心房扩大。心力衰竭时可有全心扩大,但在心力衰竭控制后,心脏可恢复到原来大小。左心一般不大,偶见左心室增大。故选C。

  • [单选题]大多数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的脑脊液所见为
  • 病后第3周蛋白增多最明显,细胞数正常或接近正常

  • 解析:早期脑脊液可正常,自第二周起可出现脑脊液的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即脑脊液中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增高,约在20个/mm3以下,而蛋白定量明显增加,早期轻度增加,约为60~80mg/dl,至病程第4~5周可高达l00~1000mg/dl之多。这是GBS的主要脑脊液改变特点。有75%的病例脑脊液的丙种球蛋白增高,糖与氯化物定量正常。电生理改变特点是髓鞘损害为主出现神经传导速度下降,低于正常的20%。周围神经近端有明显的传导阻滞现象,为经典型GBS(脱髓鞘型)。部分病人出现动作电位的波幅下降,提示轴索损害,为GBS的轴索变异型。 诊断标准:急性起病,四肢下运动神经元性对称性瘫痪,有或无运动性颅神经麻痹,实验室有脑脊液的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电生理检查发现周围神经系统损害即可诊断本病。

  • [单选题]对近期有脑卒中史患者进行择期手术时至少推迟
  • 2周

  • 解析:对近期有脑卒中史患者进行择期手术时至少推迟2周,最好6周。

  • [单选题](2006)小儿出生时即具有一些先天性反射,不属于先天性反射的是
  • 触觉

  • 解析:足月儿出生时已具备一些原始反射,包括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踏步反射及交叉伸腿反射等。生后3-4个月自然消失。触觉不是先天性反射。

  • [单选题](2013)男,75岁。因左臂丛损伤频发左上臂疼痛,该疼痛属于
  • 痛觉过敏

  • 解析:痛觉过敏是轻微的触摸皮肤感到疼痛难忍等, 多见于丘脑或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是左臂丛损伤是这种情况导致的

  • [单选题]乳房脓肿
  • 乳房切开引流术

  • 解析:急性乳腺炎脓肿未形成时,给予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应用红霉素。脓肿形成后作切开引流,为避免损伤乳管而形成乳瘘,应作放射状切口。乳晕下脓肿应沿乳晕边缘作弧形切口。深部脓肿或乳房后脓肿可沿乳房下缘作弧形切口,经乳房后间隙引流。脓肿切开后应以手指轻轻分离脓肿的多房间隔,以利引流。脓肿较大时,可在脓腔的最低部位另加切口作对口引流。故选B。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耳鼻咽喉科(正高) 口腔医学(正高) 推拿学(正高) 变态反应(正高) 儿科护理(副高) 结核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1) 计划生育主治医师(代码:360) 推拿按摩学主治医师(代码:349) 护理学专业知识 公卫执业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