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下列关于《唐六典》的表述,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 :BCD
系统规定了唐朝的官制
采取“官领其属,事归于职”的修订方法
效仿《周礼》,制理、教、礼、政、刑、事六典
解析:BCD
[多选题]按照法律规则为主体规定行为模式的不同方式,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 )。
正确答案 :AB
义务性规则
授权性规则
解析:解析:按规则对主体行为模式的规定不同,可把法律规则分为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
[多选题]关于事实行为的表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CD
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
事实行为能够引起一定的民事法律后果
事实行为不同于民事法律事实
解析:解析:事实行为可因合法行为而发生(如无因管理),也可能因不合法行为而发生(如侵权行为)。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因此又称为“非表意行为”,以区别于民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事实行为中虽然行为人主观上不具有产生、变更和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但客观上确实产生了一定的法律后果。事实行为具有行为人的意志因素,民事法律事实包括事件和行为,其内涵广于事实行为。
[多选题]依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调解无效,应判决准予离婚的是 ( )。
正确答案 :BCD
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解析:解析:参见婚姻法第32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A中的一年应为两年,故A错误。
[多选题]责任法定原则是法治原则在法律责任认定和归结问题上的具体运用,下列哪些是该原则的要求?( )
正确答案 :ACD
法律责任应该由法的规范预先规定
国家不能用今天的法要求人们昨天的行为
没有法律授权的任何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不能向责任主体认定和归结法的责任
解析:解析:A、C、D三项都是责任法定原则的表现,B项错误在于责任法定并非不允许任何法的类推适用,只是刑事责任的追究上不允许类推。
[多选题]关于罪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ABC
犯罪故意是罪过的一种表现形式
犯罪过失是罪过的一种表现形式
罪过的本质在于:行为人对自己行为造成的损害结果在主观上应受到谴责
解析:解析:罪过是犯罪主观方面要件的简称,主要分为犯罪故意、犯罪过失,因此,应该选择AB。认定犯罪人具有罪过即是认为行为人应该对自己损害后果在主观上承担谴责的责任,应该选C。坚持罪过原则是贯彻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内容之一,反对主观归罪应该从主客观统一原则出发,不选D。
[单选题]在我国,法律监督的专门机关是( )。
正确答案 :D
国家检察机关
解析:解析:专门行使法律监督职能的机关是国家检察机关。
[单选题]信用卡诈骗罪,就是指利用信用卡、信用证进行诈骗活动,骗取钱财数额较大的行为。 ( )
正确答案 :B
错误
解析:解析:信用卡诈骗罪只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不能利用信用证进行诈骗。
[多选题]关于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 )。
正确答案 :ABCD
犯罪目的是有些犯罪的必备要件
间接故意和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目的,但可以有其他目的
犯罪动机通常是重要的法定或酌定量刑情节
同一犯罪行为可能出于不同的犯罪动机,同一犯罪动机可能实施不同的犯罪
解析:解析:犯罪目的是有些犯罪的必备要件,如以营利为目的是赌博罪的必备要件,以出卖为目的是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必备要件,如不具备法律所规定的特定目的,就不构成该种犯罪。A正确。间接故意和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目的,但可以有其他目的。B正确。犯罪动机通常是重要的法定或酌定量刑情节,在司法实践中,动机是否恶劣是酌定从重或者从轻处罚的重要理由。C正确。同一犯罪行为可能出于不同的犯罪动机,如杀人可能出于奸情、仇恨、图财、激愤等不同的动机;同一犯罪动机可能实施不同的犯罪,如仇视社会的心理可能推动人实施杀人、放火、爆炸等不同的犯罪。D正确。故A、B、C、D均为正确选项。
[单选题]工农民主政权时,以“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为原则而制定的土地法规是( )。
正确答案 :D
《中华苏维埃土地法》
查看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