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学校社会工作者张玉在对存在违纪违法行为的学生开展工作时,通过家访了解家长的管教方式、亲子关系及家庭状况,利用家长会宣传亲子教育方案,促使家长改善家庭环境、改变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技巧,帮助家长识别并改变孩子的问题行为。张玉所使用的方法是采用( )方法的具体体现。
正确答案 :A
关注家庭凝聚力量
解析:对他们开展社会工作要形成整合的观点,具体做法有:(1)深入细致的个案工作。(2)建立团体,形成正向影响。(3)关注家庭凝聚力量。(4)开发社会资源,争取社会支持。题干案例所述的做法是采用“关注家庭凝聚力量”方法的具体体现。故选 A
[单选题]下列因素与社会政策的收效标准无关的是( )。
正确答案 :B
政策投入
解析:与社会政策的收效标准无关的是政策投入。
[单选题]社区社会工作者小常所服务的社区中有十余户贫困家庭,于是他将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互助小组,使他们能互相照应。小常采用这种工作方法的主要目的是( )。
正确答案 :C
建立社区支持网络
解析:社区社会工作除了以社区问题为核心,通过过程模式,分阶段循序渐进地介入并解决社区问题外,以社区中有困难或有需要的人群(包括社区中的独居老人、长期病患者、单亲家庭、智障人士等)为中心,建立网络化的社会支持,也成为社区社会工作的主流方法。这个方法的特点是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的概念,用种种方法去建立、强化和维系个人和群体的网络,使这些网络能够发挥积极的支持作用,帮助个人和群体解决所面对的问题。由此可知,正确答案为C。
[单选题]根据国际惯例,下列不属于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包含的内容的是( )。
正确答案 :B
社会工作者对子女的道德责任
解析:根据国际惯例,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守则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社会工作者的行为和态度;(2)社会工作者对受助对象的道德责任;(3)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道德责任;(4)社会工作者对专业的道德责任;(5)社会工作者对机构的道德责任;(6)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多选题]下列各项属于宏观层面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有( )。
正确答案 :CDE
青少年社区工作
青少年组织建立
青少年法规修改
[多选题]刘树因为家中生活困难,带着妻子和儿子出外打工。儿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刘树将他送到当地的学校,但该校以不是本地户籍为理由拒绝接收,这让刘树一家人非常苦恼。社区工作者李肖知道此事后,与学校进行沟通,向学校反映了刘树一家人的困难,学校最终决定接收刘树的儿子,并且承诺接收居住在本地区的学龄期儿童,不再有户籍的限制。在这个过程中,李肖扮演的角色主要有( )。
正确答案 :BDE
政策影响者
管理者
资源筹措者
解析:社会工作者的间接服务角色包括管理者、资源筹措者、政策影响者和研究者。其中,管理者,即对与助人相关的诸多资源、信息进行协调、安排和管理,以实现该过程的高效率;资源筹措者,即社会工作者为了有效助人,常常需要联络其他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社会人员,向他们筹集服务对象所需要的资源,并将它们传递到服务对象手中;政策影响者,即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发现某些问题具有普遍性时,应该提出政策建议以改善社会政策,以避免社会问题的再次发生和减缓社会问题。
[单选题]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以下关于基金会理事会的选项中,错误的为( )。
正确答案 :D
理事任期届满,不可以连任
解析:关于基金会理事会的错误选项为理事任期届满,不可以连任。
[单选题]朱强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因严重车祸双腿截肢,伤势很重。治疗之后,朱强感觉个人负担较重,所以申请了城市医疗救助。最后,朱强的医疗费用来源有以下几种:基本医疗保险支付5 900元,商业医疗保险支付7 400元,单位报销16 000元,社会捐助11 000元,医疗救助基金补助12 000元,医院减免费用8 000元,个人支付30 000元。由此,可得出朱强享受的城市医疗救助一共( )元。
正确答案 :B
31 000
解析:城市医疗救助的形式主要有三种:社会力量资助、城市医疗救助基金补助、医疗机构自愿减免有关费用。由此可知,朱强享受的城市医疗救助一社会捐助+医疗救助基金补助+医院减免费用=11 000+12 000+8 000=31 000(元)。
[单选题]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有及时迅速原则、区分举证责任原则和( )。
正确答案 :B
着重调解原则
解析: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有及时迅速原则、区分举证责任原则和着重调解原则。
[多选题]“老年”这一年龄阶段可以用( )来界定。
正确答案 :ABDE
生理年龄
日历年龄
心理年龄
社会年龄
解析:单以出生日期为标准界定的年龄常被称为日历年龄,这也是生活中常用来判定一个人是否是老年人的标准;为区分生理上的差异,可以界定出生理年龄;为区分心理能力上的差异,可界定出心理年龄;为区分社会角色作用上的差异,可以界定出社会年龄。根据以下标准可以对老年的年龄进行界定:①日历年龄;②生理年龄;③心理年龄;④社会年龄。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