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溶原性转换
题目:不产毒的白喉棒状杆菌,携带了β-棒状杆菌噬菌体后便可产生毒素,这种现象称为
解析:溶原性转换是指当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宿主菌染色体中获得了噬菌体的DNA片段,使其成为溶原状态时而使细菌获得新的性状。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培养幽门螺杆菌应采取的标本是
胃黏膜组织
解析:考查幽门螺杆菌培养的标本采集。由于幽门螺杆菌主要定居于患者胃黏膜内,故培养可果用胃黏膜活检标本。
[单选题]关于血涂片制备的描述,错误的是
角度越大血膜越薄
解析:角度越大推片的血膜短,细胞分布密度高,血膜厚。
[单选题]可作为免疫球蛋白异常增殖性疾病确证的检测方法不包括
免疫球蛋白亚型
解析:免疫球蛋白异常增殖病的检测,常用的免疫学方法有:血清区带电泳、免疫电泳、免疫固定电泳、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
[单选题]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半抗原+血清白蛋白→动物→产生抗体
解析:半抗原只有与载体结合后才具有免疫原性。常用载体有蛋白质类、多肽类聚合物和大分子聚合物和某些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