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血块
题目:患者男,50岁。患肺结核病,突然出现喷射性大咯血,继而突然中断,表情恐怖,大汗淋漓,此时首要的护理措施是
解析:肺结核患者咯血时的处理原则:①保证气道开放:首要护理措施,清除血块,保持呼吸道通畅;②安排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动脉血气分析、凝血酶谱、X线胸片检查;③配血:在适当时间用新鲜冰冻血浆纠正基础凝血病;④适当应用止咳、镇静剂:如用硫酸可待因、地西泮;⑤应用静脉注射药物。故选D。解题关键:大咯血时首先要清除血块,保证呼吸道通畅。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宜施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
青少年甲亢
解析: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的适应证:①压迫气管,食管、喉返神经者;②胸骨后甲状腺肿;③巨大甲状腺肿影响生活和工作者;④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有功能亢进者;⑤结节性甲状腺肿疑有恶变者。禁忌证:①年龄小于20岁的青少年,病情轻、甲状腺肿大不明显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功能亢进;②老年人合并严重心、肝、肺、内分泌腺等器官的功能损害不能耐受手术。故选A。解题关键:青少年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是生长发育诱发的,部分可以自愈,故不可以行手术治疗。
[单选题]压力源刺激引起的生理反应,下述哪项正确
括约肌失去控制
解析:压力源刺激引起的生理反应有血压升高、胃肠蠕动减少、肌张力增加、呼吸加快、括约肌失去控制、女性的月经失调等。故选E。
[单选题]破伤风杆菌中毒的直接原因是
破伤风杆菌产生的外毒素
解析:破伤风杆菌的致病因是外毒素,即破伤风痉挛毒素,对神经有特别的亲和力,分布于脊髓、脑干等处,而抑制突触释放抑制性传导递质。运动神经元失去中枢的抑制,兴奋性增强,从而出现肌肉紧张性痉挛。故选E。解题关键:破伤风外毒素致病,引起的是肌肉紧张。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临床死亡期的特征
组织细胞新陈代谢停止
解析:此期组织细胞仍有微弱而短暂的新陈代谢活动,完全停止意味着进入生物学死亡期。
[单选题]目前医学界对死亡的判断依据是
脑出现不可逆的死亡
解析:脑死亡判断标准:
①无感受性及反应性;
②无运动、无呼吸;
③无反射;
④脑电波平坦。
上述标准24小时内反复复查无改变,并排除体温低于32℃及中枢神经抑制剂的影响,即可作出脑死亡的诊断。
[单选题]关于小儿风湿热的主要表现,哪项是错误的
关节畸形
解析:风湿热是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肌炎、游走性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和皮下结节,其中游走性关节炎的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每个受累关节持续数日后自行消退,不留畸形。故选D。解题关键:急性风湿热发病前1~5周有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史,如未经治疗,一般发作不超过6个月;如不预防,可反复发作。临床主要表现为心脏炎、关节卷、舞蹈病、环形红斑和皮下结节。
[单选题]患者,67岁。有阵发性心前区疼痛史4年。2小时前,患者因着急而发生持续性心前区压榨性疼痛,面色苍白,出冷汗,烦躁不安,有濒死感,急诊入院,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遵医嘱绝对卧床休息。护士评估后做出如下护理诊断,排在首位的是
胸痛: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
解析:心肌梗死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胸痛,由心肌缺血、坏死引起,对患者影响极大,所以在护理过程中,应该首先考虑解除患者的疼痛,故本题选B。
[单选题]患者平卧,患肢抬高70°~80°,持续60秒,若出现麻木、疼痛、苍白,说明
Buerger试验阳性
解析:Pratt试验:病人仰卧,抬高下肢,在大腿根部扎上止血带,然后从足趾向上至腘窝缠缚第一根弹力绷带,再自止血带处向下,缠绕第二根弹力绷带;让病人站立,一边向下解开第一根弹力绷带,一边向下缠缚第二根弹力绷带,如果在第二根绷带之间的间隙内出现曲张静脉,即意味该处有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Trendelenburgtest):病人平卧,抬高下肢排空静脉,在大腿根部扎止血带阻断大隐静脉,然后让病人站立,10秒内放开止血带,若出现自上而下的静脉逆向充盈,提示瓣膜功能不全。若未放开止血带前,止血带下方的静脉在30秒内已充盈,则表明交通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根据同样原理在腘窝部扎止血带,可检测小隐静脉瓣膜的功能。深静脉通畅试验(Penthestcst):用止血带阻断大腿或静脉主干,嘱病人连续用力踢腿或作下蹲活动10余次,随着小腿肌泵收缩迫使浅静脉血向深静脉回流而排空。若在活动后浅静脉曲张更为明显、张力增高,甚至出现胀痛,提示深静脉不通畅。Buerger试验患者平卧,患肢抬高70°~80°,持续60秒,若出现麻木、疼痛、苍白,存在肢体动脉供血不足,下垂肢体后,皮色恢复时间由正常的10~20秒延长到45秒以上,且颜色不均,呈斑片状,故本题选B。解题关键:Buerger试验阳性患肢抬高70°~80°,持续60秒,出现麻木、疼痛、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