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常用吸罐拔罐法中,投火法多用于身体
正确答案 :D
身体侧部
解析:投火法 此法由于罐内有燃烧物质,容易落下烫伤皮肤,故适宜于侧面横拔。
[单选题]下列哪组是均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的药物
正确答案 :C
牛黄、熊胆
解析: 牛黄
【药性】甘,凉。归心、肝经。
【功效】化痰开窍,凉肝息风,清热解毒。
【应用】
1.热病神昏。
2.小儿惊风,癫痫。
3.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牙痛,痈疽疔毒。
【用法用量】 入丸、散剂,每次0.15~0.35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非实热证不宜用,孕妇慎用。
[单选题]下列关于五脏与五液的关系中,不正确的描述是
正确答案 :B
心在液为血
[单选题]不属于火制法的是
正确答案 :E
蒸
解析:火制:可分为炒、炙、烫、煅、煨、炮、燎、烘等八种。
[单选题]多用于治疗神经肌肉疼痛的拔罐法是
正确答案 :D
多罐法
解析:拔罐法的临床应用
(1)留罐法:又称坐罐法,为最常见的吸拔形式。是指将罐吸附在体表后,使罐子吸拔留置于施术部位10~15分钟,然后将罐起下。留罐法一般疾病均可应用,而且单罐、多罐皆可应用。
(2)走罐法:又称为推罐法。即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擦上一层凡士林等润滑剂,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本法常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
(3)闪罐法:是指罐子拔上后,立即取下,如此反复多次拔住起下,起下拔住,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和功能减退等疾患,尤其适用于肌肉松弛的部位,不宜留罐的患者,如小儿、年轻女性的面部。
(4)刺血拔罐法:又称刺络拔罐法,即在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皮肤针叩打后,再将火罐吸拔于点刺部位,使之出血,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一般刺血后拔罐留置10~15分钟。多用于实证、热证,瘀血证,如治疗丹毒、扭伤、乳痈等。
(5)留针拔罐法:简称针罐,即在针刺留针时,将罐拔在以针为中心的部位上,约5~10分钟,待皮肤红润、充血,或瘀血时,将罐起下,然后将针起出。此法能起到针罐配合的作用。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