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溶血性贫血

题目:尿胆原呈强阳性,尿胆红素呈阴性的是

解析:溶血性贫血由于大量细胞的破坏,形成大量的UCB,超过肝细胞摄取、结合、排泄能力;同时,由于溶血性造成的贫血缺氧和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射功能,使UCB在血中潴留而引起黄疸。但肝细胞将UCB转变为CB,并经胆管排泄均正常,因而血液中并无CB存在,故尿胆红素阴性。因体内有大量红细胞破坏,使血中UCB含量增高,导致肝细胞代偿性增高更多的CB,从胆道排入肠道增高,致UBG增高,尿胆原呈强阳性。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脾切除对治疗下列哪一种疾病最有效( )
  • 脾功能亢进


  • [多选题]可通过胎盘的IgG亚类有( )
  • IgG1

    IgG2

    IgG3

    IgG4


  • [单选题]哪种酶是糖原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受G-6-PD等多种因素调控
  • 糖原合成酶

  • 解析:是糖原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受G-6-PD等多种因素调控,葡萄糖合成糖原是耗能的过程,合成一分子糖原需要消耗2个ATP。

  • [单选题]检测淋巴因子与下列哪项超敏反应有关( )
  • Ⅳ型超敏反应

  • 解析:Ⅳ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抗原经APC加工处理后,以抗原肽—MHC—Ⅱ类或Ⅰ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提呈给具有相应抗原识别受体的Th和Tc细胞,使之活化、增殖、分化、成熟为效应T细胞,即炎性T细胞(Tn)和致敏Tc细胞,当致敏Tc细胞再次遇到相应抗原刺激后,炎性T细胞可通过释放TNF—β、IFN—γ、IL—2、IL—3等细胞因子,激活巨噬细胞和NK细胞,引起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致敏Tc细胞则通过释放穿孔素和蛋白酶,直接破坏抗原特异性的靶细胞,引起组织坏死。

  • [单选题]对HCV的致病性与免疫性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HCV经粪-口途径传播

  • 解析:HCV是肠道外传播的丙型肝炎的病原体,是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之一。

  • [单选题]双向琼脂扩散试验中,若抗原、抗体的含量相同,但抗原的分子量比抗体大,则沉淀线应为
  • 居于抗原孔和抗体孔中间,且弧线弯向抗原侧

  • 解析:双向琼脂扩散试验中,沉淀线的形成是根据抗原抗体两者的比例所致,沉淀线靠近抗原孔提示抗体含量高,靠近抗体孔,提示抗原含量较多。抗原或抗体在琼脂内扩散的速度则受分子量的影响,分子量大扩散慢,扩散圈小,局部浓度则大,形成的沉淀线弯向分子量大的一边,如两者分子量相等,则形成直线。

  • [单选题]血液常规分析所用的抗凝剂( )
  • EDTA—K2

  • 解析:临床上常用的抗凝剂有:①枸橼酸盐,可与钙离子形成可溶性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常用于凝血象和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②草酸盐,可与钙离子生成草酸钙沉淀,从而阻止血液凝固,常用于凝血象检查;③双草抗凝剂,100ml抗凝剂中含有草酸钾0.8g、草酸铵1.2g,适用于血细胞比容、血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等检查,不适用于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④肝素,加强抗凝血活酶Ⅲ灭活丝氨酸蛋白酶的作用,阻止凝血酶的形成,并阻止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从而阻止血液凝固,是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的理想抗凝剂,但不适于细胞形态学检查相全血细胞计数;⑤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可与钙离子形成螯合物,使钙离子失去凝血作用,阻止血液凝固,适于全血细胞计数,不适于凝血检查、血小板功能试验。

  • [单选题]组织学和细胞学最常用的显微镜标本片为
  • 组织切片

  • 解析:组织切片是组织学和细胞学最常用的显微镜标本片。主要包括冷冻切片和石蜡切片两种。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重症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正高) 中医妇科学(副高) 超声波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6) 中医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5)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9) 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职称(中药学类) 辽宁初级药师 MRI医师 主任/副主任护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