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可直接命名的酯类药的英文词尾为
  • 正确答案 :C
  • ate

  • 解析:英文词尾ate为酯,镇痛药中adol为多、orph为啡。

  • [单选题]患者男性,70岁,阵发心房颤动2年,平时窦性心律,心率50次/分,运动或注射阿托品后,心率无明显加快,口服地高辛0.25mg/d,2周后出现一过性晕厥再次就诊,心率35次/分,血清地高辛浓度1.5μg/L。此时最为合适的治疗方法是
  • 正确答案 :E
  • 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

  • 解析:阵发房颤并窦缓,运动或注射阿托品后心率无明显加快,现晕厥,血清地高辛浓度正常排除地高辛中毒,考虑病窦综合征,故临时起搏器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 [多选题]患者男性,37岁,多发性咳嗽、乏力、疲倦和盗汗。胸部X线片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最好采取多药治疗。采取多药治疗的原因不包括
  • 正确答案 :BCDE
  • 感染组织的穿透性较好

    可缩短疗程

    可减低给药剂量

    可产生较强的协同作用

  • 解析:结核分枝杆菌具有耐药性,采取多药治疗可延缓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株的出现,而且根据病情变化随时根据个性化给药。故选BCDE

  • [多选题]下列"应用双膦酸盐注意事项"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BE
  • 宜用足量水送服

    应于早晨空腹服药

    为减少不良反应,不得再合并应用其他双膦酸盐

  • 解析:本题考查双膦酸盐应用的注意事项。双膦酸盐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刺激性大,导致食管炎和粪便潜血,应于早晨空腹给药,并用足量水送服,以避免对食管和胃的损伤;服双膦酸盐药后保持坐位或立位,30分钟内不宜进食和卧床。双膦酸盐的另一主要不良反应是抑制骨质矿化(依替膦酸钠)。个别品种还有罕见的脱发(丙氨膦酸二钠)、中毒性皮肤病(替鲁膦酸钠)。双膦酸盐注射用还能引起暂时性发热。为减少不良反应,不得再合并应用其他双膦酸盐。备选答案C、D均不是正确答案。铁剂等多价阳离子可减少双膦酸盐的吸收,不宜合用。

  • [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消费者权利的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B
  •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享有要求回扣的权利

  • 解析:本题考查消费者的权利。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第九条: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第十一条: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 [多选题]疏水胶体具有的性质是
  • 正确答案 :ACE
  • 存在强烈的布朗运动

    具有聚沉现象

    具有Tyndall现象

  • 解析:胶体溶液分为疏水胶体和亲水胶体。疏水胶体溶液具有Tyndall现象,存在着强烈的布朗运动,在分散介质中容易析出沉淀,称为聚沉现象。磷脂在形成脂质体过程中形成双分子层结构,凝胶则是亲水性高分子溶液胶凝后产生的。

  • [单选题]治疗嗜铬细胞瘤所致的血压升高,最合适的降压药是
  • 正确答案 :B
  • 酚妥拉明


  • [多选题]使药物分子水溶性增加的结合反应有
  • 正确答案 :ABE
  • 与氨基酸的结合反应

    与葡糖醛酸的结合反应

    与硫酸的结合反应

  • 解析:药物代谢反应从根本上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在分子上产生结构变化的反应和结合反应,前者称为Ⅰ相反应(phaseⅠ),包括药物的氧化、还原与水解反应;后者是指药物Ⅲ由I相代谢反应生成的初级代谢物在结合酶作用下与体内物质的结合反应,常称为Ⅱ相反应(phaseⅡ)。I相反应常使药物活性改变,但通常尚未完全抑制;Ⅱ相反应几乎使所有的药物失活,并增强了水溶性而易于从机体排出。药物的I相反应以氧化反应为主,包括羟化,N,O-脱烷基化,氧化脱氨,N、S、P的氧化,醇氧化,醛氧化等;还原反应有醛还原、偶氮还原及硝基还原等;水解反应主要为酯、酰胺、环氧化物水解等。药物代谢的Ⅱ相反应主要包括葡糖醛酸结合、硫酸酯结合、乙酰化、甲基化、甘氨酸结合、谷胱甘肽结合等。使药物亲水性增加的结合反应包括:与葡糖醛酸的结合反应、与硫酸的结合反应、与氨基酸的结合反应、与谷胱甘肽的结合反应。乙酰化结合反应与甲基化反应可降低药物的亲水性。

  • 查看原题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心血管内科(正高) 肾内科(正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正高) 结核病学(副高) 胸心外科学(副高) 口腔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4) 推拿按摩学主治医师(代码:349)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6) 理化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3) 护理学专业知识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