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专科护士承担指导者角色的目的是
正确答案 :E
促进患儿健康
解析:康复与预防的指导者促进患儿恢复健康是护理人员的基本角色。康复是指促进健康和恢复健康两方面,护理人负在角色扩展后,对残疾儿童保健的责任也逐渐增加,护理人员要参与制定残疾儿童的治疗计划,以使其尽可能地参与正常的学校生活。故选E。
[单选题]以下关于二尖瓣狭窄描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E
心律失常多为室性心律失常
解析:二尖瓣狭窄所致的常见心律失常是房颤。
[单选题]显微镜下血尿
正确答案 :A
肾挫伤
解析:肾挫伤:包膜完整,不累及集合系统,只限于肾实质内损伤或包膜下血肿。血尿轻,常为镜下血尿。X线腹部平片和尿路造影无异常发现,B超或CT检查可发现肾实质内血肿及其大小和部位。故选A。
[单选题]接台手术更换手术衣和手套的方法,下列哪一项步骤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 :A
先脱手套,后脱手术衣
解析:手术完毕如需进行另一台手术时,必须更换手术衣及手套(E错)。术后洗净手套上血迹,先脱手术衣,后脱手套(A对)。手套对手套法脱下第一只手套:先用戴手套的手提取另一手的手套外面脱下手套,不使触及皮肤(B错)。无菌手术完毕,如果手套未破可不重新洗手,酒精浸泡手、臂5分钟再更换手术衣及手套,(D错)若前台手术为污染手术,需重新洗手,流水冲净滑石粉,并揩干(C错)。
[单选题]500张病床以上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应低于
正确答案 :E
10%
解析:500张病床以上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应低于10%;100张病床以下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应低于7%;500张病床以上的医院中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应低于0.5%。
[单选题]对诊断自发性气胸有意义的检查是
正确答案 :A
X线检查
解析:X线检查对诊断自发性气胸有重要意义。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自发性气胸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单选题]下列物品与所选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对应不妥的是
正确答案 :D
伤口清洗-5%过氧化氢
解析:干热灭菌法用于高温下不损坏、不变质、不蒸发物体的灭菌及不耐湿热的金属器械的灭菌,故可用于耐热的玻璃器材,
[单选题]当患者血清钠<120mmol/L时,其输液治疗原则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C
先输含盐溶液,再输血浆,最后输高渗盐水
解析:血清钠<120mmol/L是重度低渗性缺水,其补液原则是先输含盐溶液,后输胶体液,再给高渗盐水。
[单选题]护士长每周对病房急救物品完好情况进行检查,这种质量控制手段属于
正确答案 :A
基础质量控制
解析:基础质量控制的工作重点是防止所使用的各种资源在质和量上产生偏差,是通过对人力、物力、财力和资源控制来实现的。对病房急救物品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属此类控制。
[单选题]护士在与患者第一次接触时,应采用的距离是
正确答案 :A
个人距离
解析:护士在与患者第一次接触时,应采用的距离是个人距离 。护士与病人初次接触时应给病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首先,要仪表端庄,仪表能表现出你对对方的真诚和敬意,其次是语言亲切,可表现出护士对病人的体贴与关怀。故选A。
[单选题]正常足月妊娠时,羊水量约为
正确答案 :C
800~1000ml
解析:正常足月妊娠时羊水量约为1000ml,在妊娠任何时候如羊水量超过2000ml,可诊断为羊水过多,如在妊娠晚期羊水量少于300ml,可诊断为羊水过少。
[单选题]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出生前的常见感染途径是
正确答案 :E
胎盘
解析: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出生前感染主要途径是胎儿吸入污染的羊水,或胎膜早破时阴道细菌上行感染,或病原体通过胎盘达胎儿血液循环致肺部感染。出生后感染主要由上呼吸道下行感染肺部或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直接引起肺部感染。
[单选题]反映腔静脉及右心房的压力
正确答案 :B
CVP
解析:中心静脉压(CVP)是指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胸腔段的压力。它可判断病人血容量、心功能与血管张力的综合情况,有别于周围静脉压力。后者受静脉腔内瓣膜与其他机械因素的影响,故不能确切反映血容量与心功能等状况。故选B。
[单选题]患者刚出院,对病床单元的处理下列哪项不正确
正确答案 :E
立即铺好暂空床
解析:患者出院后,要整理床单位,撤下被服,放入污物袋,并根据病情决定清洗消毒方法,非一次性使用的痰杯、便盆需要用消毒液浸泡,床旁桌椅要用消毒液擦拭,床垫、床褥、棉被等放在日光下曝晒或是紫外线消毒,之后病室要开窗通风。此后铺好备用床,迎接新患者。A、B、C、D均是患者出院后的处理内容,只有E中铺暂空床不对,所以答案是E。
[单选题]若膀胱逼尿肌已处于失代偿状态,膀胱排尿后的残余尿量至少会有
正确答案 :D
50ml
解析:正常人排尿后膀胱内没有或有极少残余尿(5ml以下),如果残余尿超过50ml,则提示膀胱逼尿肌已处于失代偿状态。
[单选题]有效通气量指的是
正确答案 :A
肺泡通气量
解析:肺泡通气量指吸气时每分钟进入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气量,又称为有效通气量。
查看原题